短短的七天小年假,却包含着这一年的辛酸苦辣和五味杂陈,亲人期盼了一年的翘首归来,假期虽短,情谊绵长,不断变化,由踏上归途的惬意,到家人相聚的喜悦,走亲串戚的热闹,渐渐氤氲成叮嘱老小的泪目,成为挥手告别的那一丝牵挂。
为了让这份浓醇的亲情在离家越来越远的路上持续升温发酵,各个社交平台上纷纷晒出春节的摄影大赛作品,拍的是人,晒的是景,想要留下的却是弥足珍贵的陪伴。
老人的手越来越来糙,我们却不能承欢膝下,替他们剪剪指甲。
奶奶的担忧越来越重,用颤巍巍的手接过红包,还没捂热乎就小心翼翼地存起来,偷偷地为你以后着想。
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差,被送进了医院,却不忍心看到医生从那只瘦骨嶙峋的胳膊汲取出来的几滴稠黑血液。
母亲的步履越来越慢,却始终几十年如一日地站在家门口的那条大路上,翘首以待你的归来,十里目送你的离开。
父亲的头发越来越白,扒在已经发动的汽车窗前,如鲠在喉地想要说些什么,却也只能叮嘱孙儿好好听话,明年回来。
游子迟迟归,临行密密缝。古代时常把牵挂和祝福缝进衣物里,而如今将后备箱和行李箱塞满家乡的味道成为新的传统,无论身漂何处,都要好好品尝这熟悉又亲切的家乡美肴。
自古以来“乡愁”就是一个业孝两难全的无奈情愫,既要在外拼命赚钱养家,又恐家中父老无人照料。有人说努力工作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缺失陪伴和疏于照料的“优质”生活真是父母所需要的吗?
很多年迈的父母为了不让子女担心,病情蔓延到不可抑制的地步仍是闭口不言,更有甚者为了害怕增添儿女的负担而选择离家出走,自杀解脱。比如温州患癌的70岁的老妈妈,在得知自己患晚期肺癌后,为了不给子女带来负担和经济上的压力,最终选择的是放弃治疗,离家出走了断。
我们有千千万万个未来指日可待,但他们寥寥无几的明天却是定时炸弹。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