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写作有两个月了,虽然写作已经成为了每日习惯,写得越来越顺了,也越来越快了。可我却总觉得自己在不断重复,没有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有人夸我写得好的时候,我其实很心虚,总觉得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自己的,只不过是按照某种成熟的套路不断复制;也有人指出我文章里的一些问题,我虽然觉得他们说得在理,可心里却仍然有疙瘩,觉得这些问题始终没有触及根本。
前两天,我跟写作赋能师@水清亦有鱼私聊了两个多小时,他直面剖析了我目前最大的两个问题。
我发现自己身处的两个误区其实是很多人写作路上都会遇到的问题,我想利用这篇文章把这两个问题讲清楚,一是对这次讨教的一种梳理,二来也希望对坚持写作的你有所帮助。
先放一张对比图:
鱼:你目前的写作有两个问题,你对比一下我俩的文章,有没有发现什么区别?主要是看写作范围和标题上的区别。
婉君:你的文章专注于个人成长,但我写的很杂,什么都带一点?
鱼:不仅仅是这样。你目前写作的内容渠道没有打开,太过于追求职场晋升这个领域上了。如果一定写这个部分的内容,就要放开写,用“人情味”去写。如果以我这种写法和风格,文章的包容性就会很高,就可以收到任何渠道的约稿,因为我可以写很多风格,而且写得很舒服。但你还是比较局限,而且标题没有写好,写的太偏职场范,这种标题风格前两年非常流行,但现在不行了。比如在今日头条的平台上,这种标题没有分配到多少资源去配比流量。
划重点:1.写作内容太窄,缺乏“人情味”。2.标题风格过时,太偏职场范。
鱼:你可以多写一些生活上的东西,因为你现在写的东西不能给你带来粘性。可能如果你学了运营,会带来流量,但流量其实没多少用,真正有用的是粘性用户。比如我自己做的公众号,好几个都是持续涨粉,从来不会掉粉,因为生活内容,其实是所有人都需要的东西。
婉君:生活上的东西,重点就在于我的生活太平淡,挖掘不到什么可以写的。
鱼:细腻。就算是平淡的生活,也可以抓到话题去写。写干货也一定要配合生活去写,因为新一轮的媒体,主流就是这块。你跟我讲讲你今天干了什么,我教你如何思考。
婉君:我昨天写作打卡迟了,所以今天心情很差,因为相当于日更断了。
鱼:这你就可以以“掉队”为话题出一篇文章啊,“为什么别人能坚持下去的事情,你总是不能?”以这个主题,切入自己的一件小事去写,说自己掉队,然后在文章里表达自己的“不甘心”。这个主题也并不难写,用心的话可以写得很有趣,重要的是,虽然这个话题已经被写烂了,但因为是主流文化,依然会有很多人喜欢点击阅读,如果你写得稳并且有新意,粘性还是很高的。
划重点:3.细腻地挖掘生活中的话题。4.粘性比流量更重要。
婉君:那就是要我都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写作?
鱼:工作和个人成长的部分,三七分左右,个人成长可以多写一点。但是你的内容、表达方式不要太客观,写得要软一点。换个更贴切地词,文字要“柔和”。因为只有柔和的文字,读者才会有兴趣地阅读完。
鱼:很多职场大号写得文章虽然比我的文章贵,但是上次我去找秋叶团队,很多圈内大神公认我的文笔比职场大号要好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写的内容太客观。但我们发现出了书的人,大多数都克服了这个点,内容看起来更柔和。彭小六之前也是这个问题,后来专门去找火星爷爷学写故事,之后他的写作水平基本上比以前高了好几个层次。用婉秋的话说,“以前小六只写干货,从台湾回来后,只讲故事,但故事就成了干货部分。”
婉君: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新世相的文章总有一种什么干货都没讲,还能把人看哭,哭完之后却还想再看的感觉了,因为它的干货都在故事里了。
鱼:卢思浩的文章你也是要读的,不是读读鸡汤什么的,而是要学他有人情味的写法。比如这一段:
我越来越容易累了,我们越来越容易累了。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好像每天都挺累的。真得,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只想躺着,什么也不想干。但又不会睡着,就是摊着玩儿手机,刷一条又一条推送,磨蹭到睡点,洗漱睡觉。
可躺在床上仔细想想,今天刷了那么多APP,看了那么多新闻,好多段子很好笑,很多视频很好看,好像收获了很多,可有好像什么都没有收获到。
很多无效信息第二天起来,我们就忘了。
鱼: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状态,卢思浩只是细腻地观察到了,简单地表达了出来,就有很多人都认可,因为写的就是我们每个人。
阅读链接:彭小六《练吉他和修行》、卢思浩《唯有割舍,才能专注》
划重点:5.写干货的更高段位,是把干货藏在故事里。
婉君:人情味这个问题,除了多读一点,还有别的补充办法吗?说实话,我就是觉得这种贴近生活的文字很好,但是很难学。它不是有逻辑的东西,只要你照着步骤做就能行。我觉得有人情味的细节是“流体”,不好抓住。
鱼:是的,你GET到了点。这个是属于进阶级的写法。你觉得不好抓住是因为这种写法的感情是作者自己掌控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开始就建议大家每天只写几百字。培养的就是这种想写下来的感觉,第一感很重要。
婉君:我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我写得很快,感觉没怎么费心,但阅读量却还不错;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写得很认真、很到位,但是阅读量一般般了。因为写得快得内容我写感受更多,就更有人情味儿。
鱼:阅读量是要分量级的。比如你写一个很套路的文,即便阅读量再高,其实你也知道这不能体现写作水平,而是一种操作。
划重点:6.每天坚持写几百个字,学会抓住自己的情感。7.阅读量高的文章,不一定是有水平。
鱼:还有,你的标题要升级。你的标题放在一年前、两年前都是好标题,但是现在不行了。一方面很多平台已经杜绝了这类标题,其次是读者已经读的盲目了。写标题一定要带“感情色彩”。因为你写的太客观,可能邀约就只是职场这类专职的。但如果是文笔不错,写出来的内容比较细腻,你收到的就是全频道、全渠道的约稿,可能你都写不完。
划重点:8.标题需要与时俱进,一定要带“感情色彩”。
鱼:如何保持这种写作中的人情味,我个人是比较善于发现内容,或者说是善于找素材。我提取素材的方式特别多,但是最偏爱的有这几种。一是出去游历,跟牛人在一起聊天,听他们讲故事,这些故事会给我很多启发,特别是其中经历的过程。二是我很喜欢看电影,但我不是单纯看电影,主要是找里面的点。
婉君:我也看了很多电影,今年看过16场了,但是好像作用不大。
鱼:要找点。要时刻记住,你是一个作者,要习惯发现素材。比如之前很火的《我不是药神》,里面打动我的就有两个点:一个是女一看主管跳脱衣舞,大吼大叫着落泪;还有一个是卖假药的人说的一句台词,“这个世界上,最难治的是穷病。”这两个点说法都比较多,前一个是故事,后一个是状态,但都是极其丰富的素材区。认真写,都能让读者被感染。
划重点:9.时刻记住自己是作者,要习惯于发现素材。
婉君:但我不太能写出自己的感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触很深的点,我写出来就很提炼,没办法很细腻地描述自己的感觉,只写得出“我当时的心情很激动”这种句子,没办法描绘出氛围。
鱼:应该是这个领域你还比较陌生。有个方法你必须尝试。第一时间写出自己的感受。2009-2017年,我写的基本都是商业软文,就是个范,没太多讲究。我一直写,后来写到我自己都不想看,就开始学写故事了。那时候我一边看卢思浩的书一边模仿,相似度能达到80%,标点符号、断句都能模仿得很像。我就这样一边去学他的写法,一遍找适合自己的想法,再把两个融合起来。
婉君:学得像是因为读得多吗?
鱼:对,读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多读,其次是多写。我那时候一边读,一边写。写得很少,就几百字感受。我记得有一次我看了一个温情的电影,当时脑海中有非常多的语言,但我回家拿出纸之后,就发现完蛋了,想法都没了,基本上只剩下概念了,完全不记得之前的氛围和想法。不过就这样练,练着练着渐渐就写得多了,然后忽然有一天就感觉没有压力了,写得很顺。之后就有很多人来找我约稿、写书、做公众号。这期间从我开始读卢思浩的书到写得顺,经历了不到四个月时间。
划重点:10.多读,多写。边读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婉君:还有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日更?一方面我写得不够快,日更之后我输入的时间就很短;但另一方面,我怕不坚持就断了写作的感觉。
鱼:我给你一个很好的建议,写是要持续的,但不必每天成文。比如今天一个小想法,几百字就好了。明天有个大想法,就必须认真写。我不建议日更,但建议保持写的习惯。我一直认为写一定要配合大量的阅读才有效,但不是什么都看,你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书。
划重点:11.写作一定要配合大量阅读才有效。
鱼:不讲人情味的文字也有很多人在一直写,比如李叫兽。但是这种方法别人模仿不来,因为一般人的思想没有达到那种深度。所以还是“亲民”一点比较好,而且“亲民”的优势也有很多,相对来说崛起的也更快。写很硬的干货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如果你的深度还达不到一定的层次,其实大家是不会阅读下去的,因为你没有解决掉读者的阅读障碍。
鱼:读者的时间很宝贵,陌生读者看一个人的文章,第一是看能不能轻松地读下去。能读下去,读者才会坚持看完。只有能把硬干货写得很深入的,读者才会花时间去琢磨。
划重点:12.如果真要走写作这条路,一定要把读者这一关想明白了。
总结一下,写作进阶有以下几方面重点。
标题:与时俱进,要带有“感情色彩”。
素材:时刻记住自己是作者,从日常生活中细腻地挖掘“点”。
内容:讲人情味才好拓宽写作方向,要学会把干货藏在故事里。
输入:写作一定要配合大量阅读,读是摆在第一位的。
练习:保持写的习惯,不必日更,可以每天只写几百个字抓住感受。
反馈:有粘性的流量才重要,一定要写读者看得下去的文章。
这是我第一次用Q&A问答的方式写完一篇文章,写得很轻松,但收获却很多,好多聊天时忽略的重点又重新梳理了一遍,比如边写边练的这个方法。
写作不是一条很轻松的路,瓶颈期突破不了就很容易放弃。有时候觉得自己没有提高,找到一个比你厉害很多的人去聊一聊真得很重要,老师往往能直击要害,一语命中你的问题,并告诉你提高的方法。
愿我们都能突破瓶颈,成为称职的写作者。
加油!
END.
2018/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