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我们一般什么节点会明显感觉精力会出现巨大的变化呢?
想一想:结婚前与经婚后、为人父母前与为人父母后,自驱动学习前与自驱动学习后,退休前与退休后,或者还是其他什么时候?
但真实情况中,我们整个人生的过程中并不都能明确感受到“精力”这个词的存在,只是能清晰感受到“压力”、“喘不过气”、“时间不够”等等,尤其是在很多还没完全懂事的小年轻身上体现会更明显些。但对于有些老早就在家庭教育中冠以巨大压力的孩子来说,确实还会清晰感觉到“精力”的不足,在这些孩子头脑当中也会出现“精力”这样一个模糊概念。但他们这种精力不足的潜在感觉往往直观体现在双肩的微沉里,以一种替代的模糊概念形式来反衬目前所处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同样也体现并延续在有些新婚若干年后的年轻人身上。
我们知道且很多时候我们一定痛恨过时间不够用的生活状态,这种时间不够用,很明显体现在不断逼近的考试上。“怎么会过得这么快,还没准备好就又要说开始,这也太过分了!”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生活状态,其实是平时自己生活时间、精力管理紊乱或者管理不够的结果。
如果平时我们生活就很规律,提前准备,是不太可能对早以能够预期的事情出现慌乱结果的。但在这里“马后炮”类似的话就不多说了,我相信你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后也受到教训了,也明白这样的生活需要改变,我们来这里是解决问题的,对不。
管理精力,不仅仅是管理时间,这是保持高效的关键。影响我们效率因素有两个:1.时间;2.精力;
那么怎么拯救我们混乱的生活,拯救那可怜的精力呢?
精力管理并非一朝一夕的活,而是需要整个时间与精力的规划,而这种管理是需要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上。
不知道你在准备购物的时候是怎样的,是提前做好清单呢?还是比较随意逛到什么、看到什么喜欢的就直接买回家呢?
如果你是后者,那么请你回想并计算下每次买回来的东西,真正能用到的频次有多少。是否很多时候买回来的东西,发现其实根本用不上,就算是过了多久都不舍得丢弃,是不是有些像“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啊。
这其实是“物质强占与真正需求之间的矛盾”,我暂且估摸着这是心理学的范畴吧。我们内心总是会害怕失去,喜欢强行拥有就算是可能永远也用不上也要拥在怀里的心理,就算用不着,放在那一辈子看着也是开心的对不。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通病,并不奇怪,你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园丁精神
我们每天的精力及时间就有些像是装在一个固定容器里的水。打个比方吧:如果要将花园当中仅有的一个木桶和仅有的一桶水,浇灌给园子里不同种类的植物(背景:1.花园里每种植物都有不一样的需水量;2.这些植被必须要在一天之内浇灌完;3.这桶水量恰恰是经过精确计算能刚好满足园中所有植被的需水量,这个隐形条件其实很多人并不在意或者并不之情)。那你会怎么利用这些水呢?
是有计划的花出去呢?
还是很随意?
桶里的水就好比每天有限固定的时间,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就好比我们每天生活当中要做的事情一样,虽然每天要做的事情并不像花园里花花草草那样是固定的。
如果效率比较高,浇水的时候撒出去的水比较少,那么花园里那些花花草草长势喜人就指日可待,成才成器也不在话下;那要是花园主人随意些,浇灌的时候撒出去的水较多,或是在某种心爱的花草当中小灶相对多些水量,那么这样的情况就会出现辐射式发展,对于园中的植被来说发展完全不可控,究竟会如何发展就听天由命了。
那么你通过这个类比明白了吧,如果将我们仅有的时间、注意力放在不能让事情有效正向有序的发展,那么很大可能我们会把这一天过得比较糟糕,就算你不认为也不能够把握是否有正向发展,但起码得有序吧。
有效并有序的进行着,努力并高效的规划着。
当然什么事情都是可以找到类似简单的经历,并可在认知范围内的事情来简单理解,也许这是一种简单快速入门的学习通道吧,类比,嗯,不错的词!把每一天都过成一个园丁,嗯,不错的想法!
原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