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里最核心的观念就是“良知”,良知是天地法,是人要永远践行,修正的东西。当然我作为一个粗浅的人,不可能完全理解,今天要写的内容也不是关于心学的探究。
其实就是里面有一点表现让我觉得这个学问很高深,按照作者的表述叫做“不过心”;
也就是往事不在心头停留。心就像一面明镜,有东西过来,上面就有显示,当东西离开。镜子再度恢复原样。
这种“不过心”和低端的“不过脑”有本质的区别,不过心是为了保持良知的纯粹,不过脑是为了让自己的大脑退化,这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追求。
“不过心”是指内心澄澈,不为外物的情况改变而影响内心的平静。
这让我想到很多人都错将“阳明心学”和佛家的枯禅做比较,但是就本质而言,心学更强调在行动上体悟。在事上践行。而枯禅更多的是断绝自己的思想。
就像很早有句俗话,“小隐于野,大隐于市”,个人觉得“阳明心学”是后者,“枯禅”是前者。就境界和气度后者远超前者。这也就是修行方式有相似,确实不同的两种道路。
王阳明在死前最后一句话让我触动很深“我心光明,亦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