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读后感
2017.4.18 10-30℃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当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的运气不够才能不够,我恨自己还没来得成功就得了癌症。我把对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
——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的推理文学有一种鲜明的特征,在书的一开始便暗示了案件的幕后黑手,但随着故事的展开,总能给予读者更深入的思考和体会——《白夜行》如是、《嫌疑人X的献身》如是,而《恶意》亦如是。
《恶意》是一部手记体小说,讲述的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在出国的前一晚于家中被杀。凶手很快落网,并对罪行供认不讳、但求速死,却对作案动机语焉不详。
小说便在对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的调查中展开了。在彻查被害人与凶手的过去后,几经翻转,警察面对案情、手法均平淡无奇的的事实,却感到如坠万丈深渊般无边的寒意。
小说的人性的探讨抽丝剥茧,从头至尾暗暗契合着小说的主题——恶意。警察以犯罪嫌疑人与被害者幼年分别遭受校园暴力时的不同表现作为突破口,最终使得案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我看他不爽。”——多么难以置信又令人毛骨悚然的理由。
已至午夜,当读到这句话时再联想小说的主题已隐约意识到案件的真相,我不禁打了一个哆嗦,浑身颤栗不止:人性的背后竟如此令人恐惧?!
古时多少恩将仇报的例子仍历历在目,我时常感到难以理解。通过这部小说的演绎,我也有了些许思路。一个高尚的胸怀宽广的人固然会受到旁人的尊敬、爱戴。若是常常施恩于他人,自会拥有更高的声望,但是对于被施恩的人来说,常常接受这样“白白得到”的鼓励与支持,会产生三个结果:其一,此人得到帮助之后痛定思痛,通过自己的努力坚韧度过难关——这种人幸运的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其二,此人在不断的接受他人恩泽的过程中形成了把这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当然的错觉,认为“他就应该这样”,从而养成好逸恶劳的享乐主义思想。当之后因变故失去这份“恩泽”时,他就会由爱生恨,责备他人为何不继续支持他。这一现状也常常出现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其三,因为这个长期给予你帮助的人必当是一位道德高尚而家境能力又优越于你的人,在长期的面对这样的人时,看着他不断进步获得更高的成就,而自己却仍一无所成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就会由爱生嫉。嫉妒心常常会毁掉双方
,被嫉者内心惴惴不安,生嫉者受到内心受到谴责。如本文中的日高邦彦之与野野口修。
这部名为《恶意》的小说中所展现的人性令我不寒而栗,“环环相扣的侦破进展百转千回,将手记叙事的无限可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对复杂人性抽丝剥茧的深刻描画,令人眼花缭乱、哑口无言。”
《恶意》不愧为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之一。
p.s.更引人注目的是,是《恶意》与《白夜行》恰似两生花,《白夜行》中的爱情极度炽烈,令人粉身碎骨;《恶意》中的怨恨则无比深沉,令人万劫不复。人性的两极就这样奇异地直击人心。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