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感觉这本书就是写✍给现在的我一样,刘同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2014年,那时的他33岁,人生步入了而立之年。
刘同从小城到大城,他一路奔跑着,从初中、高中、大学、进入湖南台、再到北京闯荡,一个学习成绩一般为自己梦想一直在坚持着,坚持写作,坚持自己的原则,他30岁在北京闯荡被领导骂,仍然死撑,然后等到了自己梦想有樱花的上班道路和高大上办公大楼,而立之年的他开始慢慢享受孤独与它为伴,回忆自己的青葱岁月,感谢一切当下努力奋斗的自己,感谢当下遇到的每一个和自己有链接的人,事,物。
在书中刘同大学四年坚持的两个事情让我触动很大,刘同是中文系学生,他自己坚持写✍文章,投稿,大学四年他自己投稿成功了很多很多次,有的同学大学毕业还未投过稿,他大学毕业就出自己的书了。还有个事情,他们那个年代听CD,总是花零花钱去买,店员帮助他省钱听CD,他帮助店写每盒CD的广告宣传。他听过几乎所有CD里面的歌曲,而且研究每一盘CD背景描述,这个习惯给他以后的人生帮助是在任何时间只要有台里节目问他需要什么背景音乐,他都能选择一个适合或者说完美的背景音乐。这个两个事情让思考了自己很多现在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事情,例如我现在的朗读,可能在别人眼里很不起眼的一个事情,我喜欢我就去做了,做了就想一直坚持下去,可能未来的我,会站在讲台上成为一位专业的讲师呢?梦总是要有的对吧!
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和孤独二字共处,91年的我,今年已经29了,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自己以前真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了,人生很多时候别人真的就只是别人,和自己相关性太弱了,何必为难自己,苦了自己呢?享受静下来自己那份内心一人的时候,因为能和自己真正共鸣的人只有自己,看淡一些,事情发生了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交给时间,把自己抽身出来当个旁观者未尝不可,不要让自己进入死胡同里出不来。
每个人都会在自己认为正确的人生道路,倔强着,死磕着。在这一路上父母总希望我们少走点弯路,最好按照他们看好的路走,刘同当年读大学也同样经历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到了和父亲断绝父子关系,学医和学文的问题上,最后还是他坚持了,父亲妥协了,在后来的几年中父子俩的关系都很僵硬,也都未说破,然后刘同用他的行动出现在湖南电视频道里面,被父亲看到,再到后来刘同在北京一档节目中,他的父亲以前从未流过泪,那次泪流满面的说了当年为什么不想要刘同读中文系,想让他学医,因为他父亲的是医生,在这个学医的路上才能保护的上或者说帮上自己的孩子,一家三口在那一次节目中被主持人引导,然后释怀了当年父亲不让他上中文系引起的隔阂。
人生路很长也很短,未来的我在哪里?是否看淡无味的争执?是否成功?是否孤独?是否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