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读到一篇文章,提到一个观点就是审美和坚持。要做好一件事,贵在坚持,坚持除了依靠强烈的意志,最重要的是审美,就是发现它的美。这种美能激发坚持学习的原始的欲望。
学生学习不走心,家长都认为是孩子脑子笨,不认真。我认为是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否定下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发现不了学习的快乐和美,是很难在学习上坚持下去的。
在教学上,我太注重要求孩子听话,遵守规则,解题时强调技巧。这些也都没有错,但都属于外在的强制,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小学,中学,大学整个教育体系中,都缺少人文教育。我们应该承认,每个人做任何事的动机,可能就是从原始的欲望开始的。人文知识正是解决这类根本。
培养审美能力。燕瘦环肥,各尽凄美,任何事物都有其美所在。培养每个人的审美能力,可以让你从自己内心去寻找外在的答案。不断在变化事物中发现原始答案。
大学时有幸选修了诗词鉴赏、文学写作等文学类课程。这些课程就像自己内心的星星之火一样,至少在那个时期,工科文化盛行的校园里,选修文科课程多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时至今日,我仍然庆幸自己有颗学习的心,才让自己原本极端的,单一的自己,逐渐开始完善起来。
如果用形象的比如来说工科和文科的区别,我认为工科更像是武士的铠甲和宝剑,坚固而锋利,文科就像是铠甲里的自己,柔软而有温度。一个是外,一个是内。
社会学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所生活的环境,审美学让我学会从多角度来发现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诗词鉴赏让我们学会古人表达的智慧,有画面感,精准,美丽又富有哲理。
想起我的导师,典型的工科男出生,拥有出色的宝剑,快而锋利,但四十多岁的年龄已经白了头,身体也衰老的很快。少了文学的滋养,人的灵魂会衰老的很快。所谓茶道、静修皆是养心之道。
外在工具,会让你显得很犀利,无坚不摧,但它也像是七伤拳一样,伤人且自伤。内涵与外延只有同样具备,才会活的更平衡。今天我们社会浮躁,自杀,暴力频发,无不是在注重物质建设同时,淡化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说到这里越发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中庸之道,天人合一这些思想的力量。中华文明5000年,智慧必定比西方的文明更符合人与自然的统一。只是在西方科技发展面前,在短期内柔软的文明被强悍的工具所压迫,但中华文明却从未熄灭,经过文明自身的生命力,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进化,而今天中华又一次站立在名族之林。
曾经也崇洋媚外过,但今天我从内心里更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打狗棒的秘诀不是一味求快,有时快,有时需要慢。快慢结合,方是高手境界。
当然从生存发展角度来说,工科或者技能对个人来说是最好的方式,但决定发展高度的确是文科。因而,在说到工科和文科的重要性,我们要辩证来看,绝不可左,也不可右。左了,右了都会出现问题,平衡方能圆满。在特定时期,两者的比重会不同,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消亡,作为辩证双方来说,本就是相互依存。通过竞争和合作方式,制造冲突,不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不要害怕冲突和问题,这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更不能因为冲突和问题,而不合作,这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万事万物,相生相克。辩证的,系统的,全局的,科学的看待事物发展会更好的建立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