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用茶籽洗发水洗头后让我想起了许多与头发有关的事,昨天说了发型,今天我来说下发泽的事。
说出来可能你不相信,但这确实是真的。初中以前我从来没用过洗发水。你可能会问是不是因为山村闭塞或者落后,不知道有洗发水这回事呢?确切的我不记得啦,但答案肯定不是这个。再怎么落后,我们家93年也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了。虽然电视机在那个年代珍贵而贵重,但是我两个舅舅为了让长年受穷的姐姐家在左邻右舍面前能挺直腰杆,硬是卖掉了大半年的口粮,在姐姐家进新房的时候送了这么个大件。
这么畅通的信息渠道,那怎么会跟洗发水绝缘呢?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贫穷,二是因为我有一个传统的母亲。
记忆中深刻的画面是我们比较小的时候,母亲洗头发用的铁桶就摆在厨房的瓦檐下,她拿个小凳子坐在捅边,弓腰低头,用毛巾一遍遍地将水从桶里涮到头上,不停用水涮洗头发,偶尔搓一下。洗一阵,用梳子梳顺头发,再洗一阵,完了再梳一次,搞定。母亲洗好了自己,一面擦头发一面把我叫过去,让我自己先把衣领反塞进衣服里,她擦好头发,便把我抱到腿上,跟她面对面。然后开始继续用那桶水帮我洗头发,我只负责闭好眼睛,不让这水进到里面。没多久,我洗好了,到妹妹上。还是那桶水,妹妹没这么乖巧,常常哭闹,眼睛进水了,母亲便停下帮她擦眼睛,一面哄着一面继续。哭哭啼啼终于洗好了,母亲再打来一桶干净的水,让我们重新涮洗,洗头工程才终于完工。
在我看来,洗头是个大工程。每次到了母亲洗头发的日子,她会叫我们烧满满的一大锅热水,自己则去敲打茶籽,得了茶籽仁,然后开始找剁猪菜的砧板,摆在大厅里面,放上一撮茶籽仁,用木槌在上面使劲捣碎,好了之后找来毛巾,用毛巾的一角包上碎茶仁,再用红毛线绑稳。最后把毛巾放桶里,舀热水进去浸泡,搓挤包碎茶仁的毛巾,挤出茶籽汁直到水汁清浑一体,便可以洗头发了。没有茶籽仁的话,用茶枯(茶籽榨油后剩下的渣做成的大圆饼)也可以。茶枯只要找刀顺着边劈一点碎瓣就可以,越碎越好。还是用毛巾包住放水里出汤汁洗。
那年代,夸我头发最多的是三姨。每次跟她在一起,她总问:西微,你的头发怎么这么黑?还黑得这么亮?我也总回:不知道。
上初中后,因为要赶时间回学校上晚自习,用茶籽或者茶枯洗头实在是麻烦和耗时,我和妹妹强烈要求母亲买洗发水,缩减流程,母亲也终于放弃她坚持良久的传统方式,跟我们一起用洗发水。
再次与头发有关的深刻记忆,是跟寝室一个同学第一次走进校园区发廊,当时洗吹剪有8元、10元、13元,我选了10元的。如今想来那10元实在性价比超值!也可能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所以记忆特别。总之毕业至今,我从来没有找到价格如此合理服务却这么周到的发廊。也许只有在大学城才有。
排队,轮到我,顺着引导躺到洗发床上,小伙子一面给我的头发冲水一面问:同学,你发质不错哦,很有弹性。我一乡下妞,第一次进时尚的发廊,想来这不过是套路,因为等待的时候我看到墙上贴有工作准则,上书:嘴巴要甜一点,态度要好一点,工作要严谨一点……
只讷讷回:还行。他开始闲聊:你是哪个学校的呀,鄙时他正给我按摩头部,我紧张得脊椎发直却要像隔壁的其他同学一样表现得镇定自若。以致于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他的,总之没回完全真实的信息。洗头发久得令人怀疑真的只需要付10元?于是不安地问:你们这边洗头发都这么久吗?他微笑回道:是的,时间方面店里有要求的,是我用力不对,让你不舒服了吗?我急忙回没有。偷眼终于洗好了,他引我坐到一张椅子上,让我稍等。顷刻,来了另外一个瘦高的小伙子,张罗吹发的瞬间他问:想剪成什么样的?
恩,《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里的主演余娜,知道吗?
他点点头。
就剪像她那样齐腰的发型,稍微修剪,剪平发梢就好。
吹风筒呼呼响起来,他问:你的头发没烫过吧?
没有,怎么了?
没什么,发质很不错。烫过的没有这种柔韧性。
吹干以后他开始用工具夹着头发吹,这样有一种拉直的效果。我在心里咂摸了一下,这真的是十元享受地服务吗?隔了一个座位的同学没出声,我便也不吭声。弄到后面,人渐渐少了,三四个发廊工作人员站在我身后,不时有人用手摸一下我的头发,开始问你家是哪的?回了西省;又问:平时用什么洗发水和护发素?
不固定牌子,基本都是乌黑莹亮那款。
护理得不错。
恩,初中以前都是用茶籽洗的。榨油那种茶籽。
哦,这样也可以?你是少数民族?
算是吧。
大概两个钟以后终于弄好,照照镜子,颇为满意。心满意足付了10元,和同学一起返回学校。下午上课的时候,上台交作业。下课后,室友露露说:西微,你这头发哪弄的?今天下午你上讲台那一刻,头发出尽了风头啊!
没有这么夸张吧?是蛮好看,但是平时洗完头发也有垂直的啊?难道发廊给我抹了发油?
刚回寝室的大蓝接道:你这头发看起来会呼吸呀。不错!
呵呵,整张脸上没有一种五官被人夸过,却因为头发叫人注意上了。晚上拎着水壶去食堂打饭,顺便去食堂中间的班级台签名晚上会去开班会,低头放水壶的那一刻,只听到我们那长相酷似苏有朋的班长赞叹了一句:哇,这头发!唯二记忆里有班长的地方。还有一个记忆是班长大人在教学楼前对着某同学说:20块钱的鞋,简直是委屈自己的脚。
呵,来自城市不懂农村人间疾苦的班长大人,他可知94年我们家乡发大水,即便高地,老鼠洞都也会自动冒出水。那年我连一双不断底不灌泥浆的鞋子都没有。当时的我只渴望一双干爽的鞋,不论新旧。那个年代,回力鞋不过7至10元一双。凡事没有绝对!好在当时挂职我们班主任的大四学长很有控制力地打断他道,你家境好,不要说的这么武断,会伤了同学的心。
以上就是头发引起的回忆,罗列于此。如果你读到,请不要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