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睁开眼,就听到某个小家伙(或者也不算是小家伙的人)大声呼唤:“我的蓝色套头衫哪去了?”而另一个家伙则想知道为什么冰箱里没有牛奶了;姑妈打电话来:“拜托帮忙看看她的智能手机为什么打不开斗地主”;还有一位朋友发来了短信,说她迫切地需要找个人聊聊,因为她发现她的老公有外遇.....。回完信息发现已经没时间吃早饭了,随意穿双夹脚的鞋子出门,头发上还残留着免洗洗发剂......
她在一个二线城市工作,性格乖巧善良。工作能力不错,却被老油条打压欺负,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日子虽然辛苦,但还可以混着过。绝望的是她的妈妈经常跟乡里提起她的女儿是大学生又有能力。隔三岔五家乡会来亲戚投奔她。每次亲戚到来她都要安排食宿,还要一脸成就感地笑脸相迎。她帮他们定旅馆,找牙医,找工作,租房子。作为家里唯一一个还没有出嫁的女儿,她十分恐惧地预见,未来她还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双亲,或者至少要照顾其中一位。想到这些,她觉得自己是个“不孝且忘恩负义的女儿”,但同时也感到恐慌,因为她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一位能够将她从这种未婚女儿的命运中解救出来的男士了。
他们都是可爱的人,但她们往往觉得自己跟幸福搭不上边。当然,并不是所有“可爱的孩子”长大了都千篇一律的这副样子。不同情况下,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表现。但,相似点是,他们通常都会觉得自己被淹没在别人的期望中,而且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以其他方式生活。
一切从可爱的孩子开始
晚上坐公交车回家的时候,我被先后上车的两个小孩儿深深吸引,观察了好一会儿。他们坐在儿童车里,看样子都刚刚学会走路。其中一个是女孩儿,大约十八个月大。母亲不小心碰到了她的帽子掉在童车上,鼓励她自己捡起来戴上。小女孩抓起了帽子戴在头上,母亲高兴的表扬:“真是妈的乖宝贝,你真可爱,还亲吻孩子的小脸蛋。
车上又上来一个带小孩的母亲,这位母亲面无表情,一副很厌烦的样子。她带的是个小男孩儿,年纪稍大一些,可能两岁或两岁半大,会说的话更多,更活泼。她在喂孩子零食,从小包装袋里一片一片地拿出来喂给小男孩儿。随后,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大口杯,送到小男孩儿嘴边。然后小男孩儿却不停地用小手挡开杯子,并喊着:“不要。”她显然很沮丧,很快两人就开了战。这位母亲大声地责备小男孩儿:“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再这么不听话不要你了”,男孩委屈的接过杯子开始喝水。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看到的代表了这两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样子(当然,也有可能不是),那么,你认为他们各自会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们会怎样认识自己?一个被告知自己很笨,另一个则被告知自己很聪明。
毫无疑问,这条规则从童年时代就已经根深蒂固了:当孩子因受伤而哭泣时,母亲可能会说:“哦,别小题大做”(不以为然);或者相反,如果孩子表现得满不在乎,继续做自己要做的事,母亲就会表扬他们是“真是个可爱的孩子”(一种认可)。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它们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听到表示食物被送来的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对于小孩来说,即便没有食物,各种奖励(表扬、认可或金星奖章)也能够让他们习惯于继续某些行为,而批评、否定或惩罚则会让他们停止某些行为。
在过去10年中,流行的信息都在告诉父母、老师及其他照顾孩子的人,要奖励好的行为,并忽略不好的行为。其实,孩子们没有真正的力量去反抗、逃离或寻求别人的帮助。他们所拥有的选择极少,其中一个便是管控自己的行为,让他们的监护人满意。因此,是否可爱仿佛就成了一项关乎生死的事情。如果能够取悦母亲,或让她高兴,而不要生气或难过,那就能避免痛苦及伴随而来的强烈恐惧。如果把这种恐惧反应的心理带进了成年生活中。取悦他人就会成为一种克制痛苦的解药,让人欲罢不能。
可爱的孩子长大后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极度地想要别人的认可。为了获得别人的喜欢,或是避免被别人讨厌,他们就会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满足所有人,对别人都特别好,但是对自己特别狠,一点都不好,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们发现别人并不买账,总是热脸贴个冷屁股,甚至有时候别人还觉得这些人特别烦。你想,如果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部都建立在别人的态度上面,自己一点主动权都没有,这样的生活能不悲催吗?
叛逆是孩子的生存之道
在一本书中讲到的一个比喻,是监狱看守和犯人的例子。她把小孩子比作犯人,把父母比作监狱看守。这么比可能会让有的父母感到不舒服——我怎么会是监狱看守呢?请不要觉得被冒犯了,你仔细听听,会觉得挺有道理。
监狱看守和犯人是两种不同的人。犯人不会去学习怎么成为监狱看守,而是要去学习怎么成为犯人。同样,小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而是成为一名成功的孩子。犯人会想办法跟监狱看守搞好关系,因为监狱看守的权力很大,得罪了监狱看守,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但仅仅跟监狱看守搞好关系是没有用的,要是你跟监狱看守搞得太亲近,别的犯人反而会歧视和冷落你。同样,可小孩子也会想办法和父母搞好关系,因为父母是有权力的,父母心情好了会给你零花钱,会给你买礼物,生气了能会揍你,所以当然要巴结一下了。但是,仅仅成为父母的乖宝宝是没有用的,孩子长到一定的年岁,就会有意地跟父母保持距离,这不是因为他们不爱父母了,而是因为跟父母搞得太黏糊,会遭到别的孩子嘲笑和奚落的。
犯人有自己的文化。监狱里不断有老犯人出去,新犯人进来,但是文化却是始终不变的。他们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比如说他们会很鄙视那些拍监狱看守马屁的人,很鄙视那些打小报告的人。他们必须服从看守的指令,否则就会吃苦头。但是他们又不想百分之百地服服帖帖,所以他们会搞点小动作,跟看守们暗中较量。如果他们能够侥幸地在跟看守的斗智斗勇中取胜,他们就会非常高兴。
那么,一个新的犯人如何学习成为一名犯人呢?一种比较被动的办法就是犯错误。如果违反了监狱看守制定的规则,看守就会惩罚他们,但是如果违反了犯人的规则,犯人就会嘲笑他们,不搭理他们,甚至攻击他们。久而久之,新进来的犯人就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另一种更为主动的办法是通过观察。刚进来的犯人会更为谨慎,主动地模仿其他犯人的行为,而且要迅速地辨认出谁是牢房里的老大,什么是犯人之间的禁忌。他们会通过尽快地找到学习的榜样,习得监狱里的生存法则。
怎么跟别的小孩玩耍,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当孩子只有一两岁的时候,他们还不太会了解对方的意图,但他们已经知道模仿对方。一个孩子故意摔跤,另一个孩子就会学他。这会让他们乐不可支。到了两三岁之后,孩子逐渐学会了用语言和行动互相交流,他们开始学会做游戏,也慢慢地学习如何彼此相处。
孩子更多地是跟孩子一起长大的。大大小小的孩子天天混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大孩子教小孩子如何融入集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事情。大孩子教育小孩子的时候,可不是和风细雨、温柔耐心的,他们会嘲笑小孩子,甚至拳打脚踢,但这就是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
所以,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成为集体中合格的一员。越是长大,他们对儿童群体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越强烈。父母看到孩子们慢慢和自己疏远,总会觉得心里难受,会给孩子下定义,叛逆,不听话,有时甚至强行干预孩子与孩子群体们的关联。但是,你要记住:孩子们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尤其是和同辈人的相处,因为他们要和同辈人一起生活一辈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