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擅长和人面对面交流,不擅长人情世故,不擅长附和长辈说活……总有人评价我“你不爱笑”、“你不爱说话”、“你很安静”、“你太秀气了”……
可是那并不是真实的我,我喜欢大笑、喜欢大声说话、喜欢吃吃吃……可是我是一个在陌生人面前拘谨到自己都难以置信的人,在喜欢的人面前更是笨拙而丑陋。
我喜欢在有想法的时候记录自己的心情,因为我是一个很容易脑子一片空白的人,如果不能及时记录下来,那么我很快便会遗忘。从大一开始,我记录下很多心情,记录我读过的每一部小说,可是无奈,电脑中途换过一次系统,而我偏偏把所有日记都放进了C盘。当时看见所有的记录都消失的时候,心里那种失去的痛,不亚于失去亲人。我也曾想过再写一次,可我连小说内容都已经记不清……除了我喜欢的《巴黎圣母院》《茶花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即便是这些,我也只能记住故事大致内容。
以前我只知道看电视剧,直到一个我喜欢的人突然递给我一本《巴黎圣母院》,毫无预兆,书的第一页写了一个“情”,还夹了一个手折的“心”。当时的心情简直能用澎湃来形容。我胡思乱想,想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想知道这本小说是否可以告诉我答案……就这样我开始了看小说的习惯。尽管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那时候是想要告诉我什么。
自从电脑换过系统后,我很长一段时间也不愿意再写日记,因为怕再次失去,我是如此害怕失去。渐渐发现,不写会让我失去更多。于是我又陆陆续续的开始记录心情。到今天发现其实我真的写了不少日记,那些彷徨、那些感动、那些生活、那些旅程……竟可以再次鲜活起来。我多么想与人分享,我怕私发会打扰我所珍惜的人的生活,发朋友圈、发到QQ空间会让我尴尬,那里太多熟悉的陌生人,我并不想让朋友圈那些看似熟悉的人知道我的生活,我奇奇怪怪、想东想西的性格,我只想那些熟悉的陌生人看到我快乐的一面。日记仍然在继续,在电脑的某一个文件夹里面,只有我自己独享。后来玩起了微博,以为那里也许可以记录,而且不会丢失,但是朋友又陆陆续续的加我好友,甚至在我吐露情感时给我一些与文章本身无关的评论,我不愿意回复那些评论。于是只能在微博发一些简短心情的文字,更多的生活记录继续埋藏在电脑的某个文件夹。
前段时间开始关注“简书”这个公众号,偶尔看里面的一些文章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开始置顶这个公众号,到前几天,发现有“简书”这个软件,而且可以自由的向简书投稿,我尝试着向它投稿,是最近写的关于妈妈的文章,被拒绝了……但是我却发现了希望,因为它的审核速度很快,我很快可以知道结果,可能我是一个急性子,不喜欢等待的缘故。在这里我可以和喜欢阅读的陌生人分享我的心情、我的故事,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舒服。看过《美丽心灵》这部电影之后我就深深感受到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没有朋友,哪怕是自己虚构的人。
可能在“简书”生活是一种方式,让我发泄自己、记录自己的方式。
2017年6月6日11: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