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相听不厌】
欢迎大家关注!
生活在海洋深处有两条鱼。
小鱼说,我想活在大海里。
大鱼说,你已经在海里了呀。
小鱼说,不,我只是在水里而已。
上个月我在给新来公司的实习生做月度工作面谈的时候,他说了同样的话。
“我想学一些有用的东西。”
“你每天工作的时候不是已经在学了吗?”
“不,我每天只是在工作而已。”
那时候我还没看过这部来自皮克斯2020年的电影《SOUL》,中文译名《心灵奇旅》。
虽然比起《灵魂总动员》、《寻梦环游记》等带有浓厚中国特色、以及低龄化儿童倾向的译名来说,《心灵奇旅》已经算是比较善良了,但是说真的,这个译名离优秀,还隔着好多个《晴雅集》。
直至上个星期,我和朋友一起在空荡荡的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朋友带着歪掉的3D眼镜,睡得呼呼作响时,多茜娅•威廉姆斯说出了文章开头那个小故事。
那一刻我忽然就想起了前几天带着焦虑和失望离开公司的实习生。
这位实习生,我们暂且叫他小T吧,来自211,带着名牌大学的光环,来到了我们这家创业型互联网公司。
刚来面试的时候,他踌躇满志,给我们公司提出了一系列的想法和建议,从APP上糟糕的客户使用体感,到业务链条上不人性化的设计流程,再到公司整体办公环境中无法体现出年轻且有活力的文化氛围。
好久没有见到这样眼里有光的年轻人了,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应该是看到了他那闪耀在胸口上的“SPARK”徽章。
电影中,22号灵魂说“既然生命最终的走向始终是离境之地(往生),那开始的意义又存在于哪里?”
既然都是要奔赴死亡,为何要生?
坐在办公室里,隔着玻璃窗,我可以看到实习生小T愤愤然地收拾着自己办公桌上的东西。
他桌面东西挺多的,其中包括几份装订得乱七八糟的新人培训手册、在岗员工Q4的培训计划、过期了都没有提交的报销单据、一些空了一半的零食盒子和4个铺满了灰尘的口罩……还有他的电脑。
隔着玻璃窗和3个工位,我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他的电脑屏幕,上面零碎的文件如繁星般挤满了整个电脑桌面。
我忽然又想起了他和我提起的那段话。
“我想学一些有用的东西。”
“你每天工作的时候不是已经在学了吗?”
“不,我每天只是在工作而已。”
当时我应该回答:不,其实你不是每天在工作,你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呼吸而已。
这部电影是什么时候走到高潮的呢?
我扭头看了一下朋友熟睡的脸,他换了个姿势,继续在空荡荡的放映厅里打着呼噜,因为没有别的观众,我也懒得叫醒他。
看着22号灵魂在马路上别扭地走路、吃着偷来的披萨、在地铁通风口处趴下身体、和陌生的TONY老师聊着对方的故事、面对阳光时捡起昆虫的翅膀……直至他的“火花”出现了。
我忽然觉得,这应该就是整部电影的高潮。
不,我说的高潮不是他拿到火花的那一刻。
而仅仅是,刚刚提到的那一系列,22号灵魂做过的,万千的普通人也做过的事情。
这些事情,才是高潮。
而获得火花,只是一个段落的结束而已。
就如同,每学期每天都在重复做练习题,背诵英语单词,写作文,最后期末考试时获得了一个满意的成绩。
又或者,努力了一个学期后,依然徘徊在及格线的边缘。
就如同,一年里承接了3个大型项目,出差到分公司参与项目对接,和供应商进行谈判,日以继夜地加班写方案,最后在年度表彰大会上获得了认可。
又或者,一年后项目流产了。
就如同,怀胎十月,产检,胎教,布置婴儿房间,准备婴儿用品,进入产房,经过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后,听到了婴儿的啼哭。
又或者,宝宝没能顺利降生……
就如同在电影放映厅中的我和朋友,看完电影也好,在观影过程中睡过去了也罢,内心和感动和睡眠带来的满足,那已经是全部的意义。
而最后的结果,就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既然生命总有尽时,为何还要生而为人?
因为生命的“尽时”,就只是一个结果而已,高潮从来都只存在于你“为人”的过程。
电影的后来,乔伊•高纳回到了钢琴前面,他弹起了自己内心的旋律,无论后来的他是继续做老师,还是加入乐队,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那一刻,他坐在钢琴前,修长的手指上下翻飞时,灵魂深处的音符为他绽放出无数的“花火”。
而灵魂22号,她或他,后来去了哪里?成为了什么样的人?那也是另一段旅程的故事。
他曾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用别扭的姿态穿梭过纽约人流窜动的街头,在街的一角品味过美味的披萨,聆听过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拾到过一瓣昆虫的翅膀,这就是他这段旅程最美妙的“花火”。
我多希望那个曾经在公司实习的小T,他在每一次装订办公资料、贴发票提交报销单、整理文件或是撰写计划的时候,能真正体会到那一刻的“花火”。
既然生命总有尽时,为何还要生而为人?
思考到这里,答案已经显而易见。
因为这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心灵奇旅。
/ End /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相听不厌】
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