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一次次被打断、一次次的挣扎,一次次欲言又止,换成一阵阵的沉默,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开始这样的一场对话?一边是循序渐进、娓娓道来;一边是心急如焚、愤懑难耐;这不是关键,问题的关键是她说的每一句话就像是一根根锋利的针在戳破我曾经抑或是现在为自己泼洒的泡沫,也打碎了我为自己编织的一个个看似在眼前实际上遥不可及的梦。
我不禁的质问自己,人这一生,最可怕的是什么,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最可怕的不是我们坠入深渊,而是会觉得自己的希望总是有希望的,这种无形的希望就是成为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上进、不够对自己再狠一点的罪魁祸首。“温水煮青蛙”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而现实中的我们又有谁不是在麻痹和曲解着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呢?我们每个人都是那只青蛙,享受着现时的舒适,在一步一步的求稳中走向灭亡。
在我看来,现世的部分人是不幸福的,并不是说充满着苦难,而是有太多的人想要把自己置身于苦难之中,想要去得到一些看不见的追逐。在这些看不见的追逐的背后不是我们频繁的给自己传递希望,而是不断的远离诱惑,不停的给自己暗示和设置限制,为的是那个最终的结果,不是追逐的过程。按照这样的逻辑来说,我们去计算自己一天做了多少事,没有任何的意义,是做事之后产生的价值结果,让每一件事本身的意义无穷的放大了。
是当马云成为马云了,人们才会去鼓吹高考三次失利没关系;我们拿“男人的长相和才华是成反比的”来安慰自己,如果今天马云成不了马云,那男人的丑只能是丑,高考的失利还是会被高等院校所淘汰。
罗振宇在一期的《逻辑思维》里讲述了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纪录片《徒手攀岩》,讲述的是一位叫做“埃里克斯”的攀岩者徒手攀上高达914米的酋长巨石的故事。
在纪录片里,主人公“埃里克斯”说:“徒手攀岩这件事,风险很低,只是后果很严重而已”。他说,在徒手攀岩这件事上,最大的敌人不是那块看似高不可攀的岩石,而是自己。通过8年60多次的反复攀爬,他让自己恐惧的情绪得以控制,让自己的情绪在任何的状态下都可以保持平态,以至于当他成功的徒手站在酋长岩岩顶的时候,他的内心没有丝毫的窃喜,还是回到平时联系的拖车里,继续练习着如何用手指托起全身的重量。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总以为那些异于常人的人是因为足够的自由和不限制,才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告诉,于是我们把所有的问题点归结为出身、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等;而回看“埃里克斯”的故事,我们发现并不是他异于常人的天赋让他能够成为最终的攀岩者,正是因为他一次一次的给自己设置和感知足够的限制,才能够让他清楚攀爬路线的曲折程度以及不同凸起石块的着力程度。于是老罗说“成为高手的过程不是一个放纵自己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受到约束的过程”。
我想任何一个肯和自己死磕的人都是最终不辜负自己的人;我想任何一个不和这个世界客气的人,也会是一个不会被世界泯灭的人。
女博士来自上海,这座城市给了多少年轻人做梦的机会,又是多少人从小就梦见过的城市,而又有多少的做梦只是在做梦?她,声调很平和,即使我再着急表达自己,再情绪化,她总能够很残忍的把我拉回现实,直指问题的核心“我不知道你要和我说的是什么”“你说话一点逻辑都没有”“没有重点,我只想听重点”“这就觉得过分了,如果有一天你要去见天使投资人,那他们会比我更加严厉”“我见过太多的年轻人,他们能够很吸引人的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表达清楚”“而你现在讲述的对我一点吸引力没有”“我知道你想讲故事,但是有多少人愿意听你的故事?”“今晚说完,我不会有丝毫的波澜,别人的一切与我无关”“你自己的定位都没有搞清楚”“你要评估自己的能力,你是否有能力去做你想做的事”“这件事你准备怎么做?你的规划是怎么样的,你打算怎么赚钱?”……
这些一句句苛刻到近乎残忍的话语,在两个夜晚里,把一个年轻人做梦的心连同所做的梦完全敲碎,甚至没有丝毫重建的信心,不知道如何去说服别人,甚至是我根本没有办法说服自己。没有钱、不物质,我拿什么过品质的生活,希望吗?别逗了,大家都挺忙的。
她是一个科研人员,可想而知,无论是收入、社会地位、资源都是可以得到预判的。她说,今天给你打这个电话是不在我行事历的范围的,你同我带过的那些学生一样,年轻,有梦想,可是梦想之后呢?不能让梦想总停留在梦想的阶段,我是觉得一个人的一生真的太短暂了,不能荒度和浪费。
通常的情况下,我会反驳说,人而为人,我们都第一次活过,并不能对虚度做任何的预判,在我看来,所有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可是我知道这样的反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的常人思维只能让常人成为更常人。
她给我算了一笔账,在青岛,买一套房子,不大不小80平,按1.5算,120万,你的家庭父母给你拿20万,房贷100万,以你现在的薪资水平,还30年,怎么还?以你现在的年龄,顶多撑到30岁,找个合适的姑娘、结婚、生子,到时候养家,这个社会对于男孩子来说太现实了,这些无形的压力会把你的梦想一个个击碎。
她不幸福,他爸妈做生意,从小没有见过几次,但是她爸爸对她说“女儿,你要找一个正直和有能力的另一半”,她说在小时候,不是一个成绩很好的人,是在读研一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要去为了想要的东西争取,做一个强功利心的人,这里的功利心,无关于金钱,而是想要一个东西就要想法设法的得到,为了那个结果去努力,不在意过程,拿考六级来说,很多人为了考六级,早出晚回,但是最后的结果呢?没考上,能证明什么?如果你很努力还得不到的事情,就证明你没有能力,那这个时候你就要正确的评估你自己的能力,把你的能力用到你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事情上;她说她是一个特别相信努力的人,我是不相信有人想要的东西是通过努力得不到,如果得不到,那就是假努力,在做样子,而不是在真的努力。
被她说的我特别不舒服,但是我还是没有丝毫的倦意,仔细去想她说的每一句话,一个女孩子,一个学理工科的女孩子,那种组织语言时候的顿挫感居然把一个表达欲如此强的我说的哑口无言,我以为是她博士的身份以及社会地位的悬殊,但是第二次的交谈还是早早的败下阵来。我没有丝毫的点能够击穿她,反而已经被她给戳成筛子了。
更残忍的是,她说,今天给你打这个电话是不在我的行事历范围之内的,我今天在你这里浪费了时间,我就想想着在别的事情上补回来,这对我来说就是时间的浪费,别人的情绪和事情与我无关,我就是觉得这个社会留给年轻人的时间太少了,但是年轻嘛,还可以,还有努力的机会。
本身最近一个阶段的疲惫不堪一击身心俱沉,被她戳中,打散;我特别感谢的是,我能够在我人生最孤寂、最迷茫、最无知的时候遇到一个理性客观甚至是看上去有些冷漠的人,是她把我曾经所有的骄傲以及所谓的狗屁成绩击的粉碎,刀刀毙命、戳中要害。让我本以安稳及疲倦的心再次重燃生机。
第二天,我看查看了留学香港的相关事宜,我和她说香港应该去不了,以本科院校和英语成绩,去了进不了八所有什么意义?只能暂时放下了。
她说,这就是我说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想想你其他的事情,是不是也是这样?很多的人有想法,有冲劲,但就是一辈子很平庸、庸庸碌碌,为什么呢?
你可以打拼的还有几年?当然,你也可以回到老家,娶妻生子,去过小日子,那也是一种人生的境遇和选择,但那个时候,就别再去抱怨,闭口不谈梦想。
最近朋友圈刷屏的文章《废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有些时候,需要我们停下来,仔细想想,我们想要的是什么?什么事真正的喜欢?我们又为自己的喜欢做过什么?规划过什么?我们有尝试着为着一个“结果”努力过吗?如果努力了,程度事多少?
这个社会永远是二八法则的,关键是我们曾经、现在、未来为了自己可以成为那百分之二十甚至TOP2做过什么?
我确实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我没有时间去等,想想也没有时间去浪费,把本已死寂的我从挣扎的边缘拖回来,让我能够继续“苟活”,并且想明白她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想明白她冒着第二天头疼上课给我娓娓道来的意义,并且从今以后,为一个结果去努力,这是她带给我的改变和连续两个晚上被碾压与打碎的意义。
这也是她说服人的最高的境界,让我愿意做一个像她一样不幸福的死磕自己的人!
——仅以此文献给她以及还在挣扎中不断徘徊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