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的课堂,我做了这些事
统编教材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当然也是一次机遇,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更多重新建构教学系统和开发教学资源的机会。最困难的是,我们如何扬弃,把原来积累下来的好经验和做法做得更好,丢掉哪些陈旧的,非语文的东西,更要找到与新教材相契合的新路径。这是对我们教学智慧的考验。
这两周,我主要是自我培训,通读包括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内的教材编写者对新教材解读的文字,宏观也好,微观也好,都有助于吃透教材,用好教材。第二就是通读教材,从整本书到单元到单篇文本的浏览、细读,把握好教材系统,有助于把握每一个单元每一篇文章的重点和关键能力点。
这两周,我重点做好朗读训练和整体感知力的训练两件事。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朗读是教材对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要求。不仅仅如此,朗读的训练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朗读,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因此,我们就必须要加强朗读指导能力的提升,同时要细化朗读活动的设计,给学生朗读提供支架。大多数的课堂是有朗读的,但是随意性太大,没有设计,没有指导,读读而已。另一个问题是,我们老师还要加强范读能力的自我提升。
第二是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大的从篇,小的从段,都得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比如:《济南的冬天》结构思路的梳理,与原来的苏教版、人教版教材有了哪些变化?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薄雪覆盖下的小山”这一小节,我问学生:这一小节,作者围绕哪两个字来描写的?妙与秀气,由此展开内容的梳理与语言的品味。写水的这一节,我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分层,二是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内容。第一个问题,还是颇争论了一番。在两个层次还是三个层次之间彼此质疑,提出困惑,各自举证解答。其实,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学会思考,激活思维,有了观点的交锋。“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我还有困惑”“我觉得我的分法还是很有道理的”……第二个问题,清,绿,清亮,空灵,慈善……这些词都能概括本段水的特点。发现也许并不困难,但要做出合理的解读,还是要回到文本中去,回到语言中。
读文读段整体上可以从这样的几个方面着手:概括内容、主题;理清思路、结构;探究写法;品味语言。我让学生根据这样的一些要素,尝试着写整段话的赏读文字。
有老师质疑:你现在还让学生划分段落层次,还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是不是太落后了?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落后。我觉得关键看你怎么做。要活做,做活;怕的是你死做,做死了。汉语文教学有很多传统工艺还是不能全盘抛弃的。比如造句,比如听写,比如缩写、扩写等等。我以为这些都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再就是推动阅读与写作。读书和日记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天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除了教材规定的名著,还要阅读我推荐的书目。课前活动主要是日记交流和摘抄背诵。交流是为了推动项目的开展。日记是我的传统项目,一周至少写五篇(有微写作活动的那天可以不写)。摘抄是年级组的统一项目,每两天摘抄一段。光摘不背,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不仅背了还要内化在自己的日常写作中。背读小古文也是我的传统项目。周末背两篇,我做好朗读示范,不做题,只要能读好句读读好停顿,反复读,熟以能诵。文言文读好了,背多了,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较强的语感。根据我多年的实验,孩子的背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越来越快。微写作项目也正常了,每周相机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力求让学生有话可写,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