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的书,受益无穷。
这本书是日本作者斋藤孝的作品。
斋藤孝,1960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并在该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修完博士课程,现为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专业为教育学、身体论、交流论。主要著作有《阅读的力量》、《提问力》、《规划力》、《开口就能说重点》、《超级阅读术》等。
斋藤孝认为:要想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就要先从了解自己的个性下手。在本书中,他分享了16个名人的读书学习技巧精华,分篇整理,提供了包罗万象的学习方法。
容易找借口的人就要学学斯蒂芬.金的”外界隔绝学习法”;
烦恼自己无法坚持到底的人,就要学学村上春树“为强健大脑而锻炼身体”的学习法;
如果你天生反骨,老是不按常理出牌,就要学习香奈尔的“照镜子学习法”……
发现特洛伊遗址的谢里曼,凭借自身独特的外语学习方法,阅读大量原文古籍,从而推测出特洛伊遗址的可能地点。
有人早上念书头脑最清晰,有人晚上背单词效果最好;有人闭关,有人在咖啡厅;有人躺着读,有人要大家一起读。你适合哪一种学习法?在本书中,作者既总结了十六位杰出人物的学习方法,又分享了作者自身的学习技巧。旨在为找不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读者提供启示。
他们在人生中也曾遇到过关键性的转折点,使他们成功转变就是其独特的学习方法。
在这些学习方法中,你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身情况、能够长期坚持的方法。也可以在作者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法则。
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这十六位确立自己“原创学习法”的伟人都是些谁?他们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原创学习法”呢?
NO.1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命名思考法”
彼得.德鲁克被称为现代经营学之父。
他现在已是95岁高龄,但他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二字,工作之余,他每年都会给自己出一个题目,然后花三个月集中对其进行学习。他就这样以三个月、三年为期限,严格遵守“行动计划”,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他认为想要保持学习的紧迫感,必须制定目标与期限,并且目标不能只在心里想想,还要写在看得见的地方。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有干劲,却总是看不到成果的人,或者视野较狭窄,很难做到顾全大局的人。
NO.2 本田宗一郎的“不请自来学习法”
本田宗一郎认为学习要不耻下问。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会主动找到这方面的专家,不胆怯、不高傲、不摆架子、有目的地向其请教。弄清楚哪些才是实现目标所必备的知识,并用”OJT”学习法深入现场进行实践学习。
“OJT”即”On the Job Training”就是只学习对工作有用的知识,因为目的性强,所以提问要非常清晰明确,拜访专家、咨询必要的知识、多倾听、多观察、不断吸收掌握,这样才能既高效又具有实践性。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感觉做事没有激情与热情的人或者想要摆脱学历自卑的人。
NO.3 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
在学习时做到持之以恒其实很难,但斯蒂芬.金却可以坚持每天写两千字。
他主张每天要选定一个能与外界彻底隔绝的时间段,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保证在这个时间段中,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不完成每天的目标决不罢休。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难以养成学习习惯的人或者是喜欢找借口说事情多的人。
NO.4 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学问”
漱石曾在伦敦留学生活中遭遇语言的障碍,陷入负面思维,但后来他客观分析了现状,反省自身,渐渐转变思维,决定要用自己的做法,按照自己的标准,用更加“自己本位”的行事方式来对待一切,包括他喜爱的文学。后来他彻底摆脱了内心的烦闷,并转化成为了正能量。
他认为如果一个成年人能抱着“自主创业”的意识学习,那么他将学到截然不同的东西。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特别认真,容易郁闷的人或是容易因为自卑陷入困境的人。
NO.5 歌德的“限定法”
歌德不仅擅长绘画、弹琴,还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法语、英语与意大利语。虽然精通多门语言,但他却在写作时规定自己只能使用德语。
正因为他只专注于一件事,才能做到与众不同。
他认为眼观可以六路、但行为要专一。锻炼洞察力的时候,切记不能限制范围。
作为个体“行动”的时候,要学会限定一个方向,让自己在这条路上与众不同。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什么都想尝试的人或虽然有自信,但却不喜欢努力的人。
NO.6 吉田松阴的“相互学习法”
名师吉田松阴以飞耳长目为目标,凭借满腔热血和旺盛的好学心感化众人。他能把监狱变成教室,并引导人们相互学习。他这种能让人自发产生欲望的教育方式,就发源于监狱。
他认为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项,可以轮流当老师,相互学习。在向他人传授知识的同时,自身的学习热情也会无形中高涨。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做事没有激情的人或一个人提不起干劲的人。
NO.7 福泽谕吉的适塾式“切磋学习法”
是荷兰语帮助谕吉找到了人生转折点。他在注重实力的适塾学习荷兰语,成为一名兰学讲师,并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后来他留洋赴美,有机会接触到西方文明。可以说荷兰语是他文明开化思想的原点。
他认为学生们要自发地开展活动、相互切磋、在前辈的指导下,自主地进行学习。大家这样可以相互共勉,更容易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干劲,还能帮助人们学会怎样很快的适应人际关系。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容易找借口放松对自己要求的人或想要习惯与他人相处的人。
NO.8 涩泽荣一的“古典学习法”
如今,涩泽写的《论语与算盘》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在一个普遍认为“商业地位最为卑贱”的时代里,这位近代实业大家却把《论语》的教悔运用于商业之中。他经营的诀窍就在于坚守《论语》精神,让“经济与道德相协调”。
他认为要学会拉近自己与书本的距离,用书中的知识解决自身的问题。特别是能在古代典籍中能找到答案和依靠,可以让自己的人生不再迷茫。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缺少精神支柱的人或决断时容易冲动的人。
NO.9 香奈尔的“对镜观察法”
香奈尔的交际范围很广,她与毕加索、让.谷克多和斯特拉文斯基都有交情。但她时刻都在审视自己,并用直面自己的仪式,帮自己打破常识,找到灵感。
她认为看镜子的时候,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容貌与装扮,而是要对着镜子思考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这样这个可以随时随地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时代,香奈尔的自我面对法将越来越重要。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叛逆心强、任性的人或容易随波逐流、迷失自我的人。
NO.10 木田元的“外语背诵学习法”
翻译过多本哲学书籍的木田元老师的方法是“外语背诵学习法”。他凭借自己超强的记忆力,用常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学习了德语、希腊语、拉丁语和法语,他之所以能迅速掌握这么多种语言,诀窍就在于背诵。
他认为背诵的诀窍就是“不断重复”。每天花七八个小时严格按照计划学习外语,大部分人也会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能力。而且学习外语也是有助于精神安定的良药。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希望每天能有规律、按计划学习的人或记忆力好的人。
NO.11 坂口安吾的“翻字典断绝妄想学习法”
由于过度专注于研究印度哲学,安吾的内心痛苦不堪,并常常陷入妄想之中。于是他选择不停地翻动字典,让自己埋头于多门外语的学习之中。
他认为不能因为今天状态好就多翻译一些,明天心情不好就休息一天,而是要像散步那样持之以恒。只要每天严格按照计划坚持下去,就能看到成果。正是由于目标实现起来有难度,反而能让人静下心来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容易焦虑不安、内心苦闷的人或想学习却不知道学什么的人。
NO.12 谢里曼的“追求冒险学习法”
谢里曼从小就坚信:特洛伊不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过的。对古代史抱有美好幻想的谢里曼,在学习掌握了多门外语,并通过创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后,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找到了梦寐以久的世界。
他认为只有信念坚定的人才能收获成功。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从不曾为学习而着迷的人或曾放弃过梦想的人。
NO.13 佐伯祐三的“激情点燃法”
佐伯祐三如愿以偿来到巴黎,并得到了弗拉曼克点评作品的机会。不料却只得到大师严厉的批评,这些严厉的评价反而成为佐伯开始蜕变的契机,最终佐伯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他认为不要因为害怕批评,害怕受伤就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要珍惜每一次邂逅,并从中寻找启发。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觉得无法突破自我的人或内心坚强,能接受批评与刺激的人。
NO.14 爱因斯坦的“张弛有度学习法”
爱因斯坦通过享受音乐来调节内心的平衡。他觉得自己如果没成为物理学家,现在应该是个音乐家,他人生中的大部分喜悦都来自小提琴。
他认为只要在生活中保持好内心的均衡,就能摆脱压力,度过一个快乐、幸福、长寿的人生。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容易陷入专业领域,困于狭小世界的人或感情很少外露的人。
NO.15 南方熊楠的“图书馆抄阅法”
南方熊楠博览群书,能把抄过的知识全部记下来。留在伦敦期间,他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借阅了五百多本书,整理了五十多本笔记。
他认为首先要产生兴趣,其次要深入了解,最后通过抄写吸收掌握这些知识。在知识的输入和输出上要有一个良好的循环。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独自学习就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人或喜欢图书馆氛围的人。
NO.16 村上春树的“体能强化法”
村上春树每天长跑十公里,参加马拉松大赛,挑战铁人三项。他坚信想要坚持写好长篇小说,就需要通过体能强化,锻炼自己的精神力与体力。因为真正支撑脑力劳动的是一个强健的身体。
他认为不仅是写作与跑马拉松,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在了解自己性格、身体特点的前提下不断进行锻炼,才能做到持之以恒。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容易忽略身体重要性的人或正为努力了却看不到成效而发愁的人。
以上就是这本书里16位名人的“原创学习法”
对于现在的我们如果感到迷茫、困惑时,不妨暂时将烦心事抛于脑后,拿起这本书,看看伟人们是如何在逆境中重生的。
这或许不能立竿见影地帮助你解决眼下的实际问题,但一定会给你一些启发的。
我们无须站得多高,重要的是站对位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