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柳六和文文的阅读平台"静问言心"读书群和老师们一起共读着一本心灵读本李跃儿老师的巜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从每周和老师们的共读中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洗礼,感受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故事,很多思绪也随着大李老师的娓娓道来展开着,有时沉重,有时疏展,有时气愤,有时鼓掌,更多的时候随着共读时的声音,随着书本中的带情感的文字,带血的字里行间陷入了沉思,做着反思。大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在一个个孩子的故事叙述中让我有了份感激,有了一个个感动,大李老师在这本书里注入了太多的期望,太多的希望。
"儿童教育其实就是帮助儿童成长","孩子画画的兴趣不但被激发起来了,不仅思维打开了,更重要的,是她,作为人的那颗"心"被激活了,美好的、诗意的品质就像清泉一样,从她的心里流淌出来了。。。。。","以前她画的只是一些程式化的符号,既没有感知,也没有思考,更没有创造。今天的房子和花已经完全不是那样了,而是成为表达一个情节与思维过程的手段了,孩子的心灵被激活了","如果你们要求我们用"教"的方式而不是"培养"的方式,只要求学技术而不是关注她内在心智的成长","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只能积累知识的一个工具,还是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智慧的人?"书中太多这样让你去思考的文字,让读者一次次心灵在自问中感受着大李的教育理念。作为人的那颗"心"被激活了,孩子的心灵被激活了,大李老师做得太棒了,儿童的教育不是关注内在心智的成长,那关注的是什么?正如当下的儿童美术教育,不是尊重儿童的认知及心智发展去程式化的教学,造零件式的教学,以成人化的模式的教学,借儿童的手去表达成人的思维的教学,孩子会喜欢画画吗?这样的画是儿童画出的画吗?这是儿童画吗?正如大李老师说的采用"培养"的方式,挖掘孩子自己内觉的兴趣,用孩子的生活经验去打开孩子的思维张力,激活孩子作为人的那颗"心",那份诗意的心灵,那么孩子心底的那份独白怎不会在表达与表现中呈现与倾述,画中能不会见到孩子?这幅作品难道会不是儿童画?不是儿童画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