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围绕群山,沿途不经意的风景,宁静祥和的画面中,洋溢着归家的温暖。抒行铁路景观,慢行列车之旅,是日本著名插画师松本忠笔下的归家。
第一次离开家,是满怀着对未知的期待,进入县城的高中。那时候每个月回一次家,坐着半个小时就能到家的大巴,也是满心的害怕坐不到车的担忧和忐忑。放假前的最后一节课,永远都归心似箭,老师讲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只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只等下课铃声响起,赶紧回宿舍背上早早收拾好的书包回家。直到坐上车的那一秒,激动的心情才得以稍稍平复,但路旁早已看得烂熟于心的风景,也都是新奇可爱的。
后来远离家乡,去到遥远的异乡求学,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回家需要经历16个小时的火车,还要转公交,辗转几趟才能到家。回家,也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直到毕业后参加工作,依旧是背井离乡,在12306奇葩的验证码中把双眼刷瞎,也刷不出一张回家的车票。
钱钟书的《围城》里面,写到方鸿渐从异国归乡时的感触:
方鸿渐住家一个星期,感觉出国这四年光阴,对家乡好像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回来所碰见的还是四年前那些人,那些人还是做四年前所做的事,说四年前所说的话。甚至认识的人里一个也没死掉;只有自己的乳母,从前常说等自己婚养了儿子来抱小孩子的,现在病得不能起床。这四年在家乡要算白过了,搏不到归来游子的一滴眼泪、一声叹息。
或许我们心中守望的家,就像方鸿渐的老家一样,不管离开多久,回到故乡,都还是觉得找不出一丝变化。街边的店还是那几家,连路旁的树也是一样的,仿佛树叶都不多不少,还是跟离开的时候一样;身边的人还是那几个,还是熟悉的乡音,甚至高矮胖瘦也寻不出时间的痕迹。有的时候会让人恍惚,疑心自己是不是真的离开了很久。
小镇里的物事就是如此简单,没有大都市里日新月异的飞速变化。时间缓慢流淌,不着痕迹。可就是这样一个从没改变过的故乡,却仿佛一个长情的守候,在游子心里深深扎根,好似悠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关于家的记忆,或许最能让人魂牵梦绕的就是味觉。味蕾的感触总是那么直观,酸、甜、苦、辣、咸,那种陪你一直长大的味道直接触动着你的五脏六腑,无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多么遥远,都能第一时间唤醒潜藏在你内心深处关于故乡的记忆。然而味蕾的感触却又总是那么含蓄,它不会侵占你的全部生活,它安静地隐藏在你身体的深处,它神不知鬼不觉,却一击毙命,敏感得只要嗅出一点那似曾相识的气息,就能让你不加掩饰地垂涎三尺。
鲁迅在《朝花夕拾》里写过: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以为留存,他们也需要哄骗我一生。
时光荏苒,有多少往事已经被淡忘。相似的生活一天又一天,有多少人也已经早已不再陪伴在我们身边。唯有属于故乡的那一抹舌尖上的残念和执念,陪伴我们走过千山万水。
就算是人口流动日益加大,原本只有故乡独有的食物也会遍布全国走遍南北的今天。天津人还是会懊恼加火腿肠的山东大煎饼能叫煎饼果子吗!四川人会嫌弃北方人吃火锅难道不应该蘸香油吗黏糊糊的麻酱什么鬼!陕西人要是看到南京地铁口的小摊上卖的肉夹馍大概会气得跳脚,武汉人吃到外地只有麻酱的热干面也要喊一声“信了你的邪”吧!
居住环境会变,生活习惯会变,身边的人会变,就算是乡音也会随着时间和使用习惯的改变而逐渐被泯灭,然而对于故乡那一抹魂牵梦绕的味觉记忆,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歌手李剑青曾经在恩师李宗盛的指导下发行过一首关于故乡的诚意作品《匆匆》。
“不敢想过得舒服 也愿意吃苦
只是好些 感慨 感触 感悟 会把人搞迷糊
清楚自己养树教书 必定要不满足
与其等往后有了别的贪图 不如现在先找条路
明白不管是什么 多了只变得麻木
我依然在虚幻之中 奋力寻找 寻找我的归属
人若是离开故乡 像树离了土
只怕我挣了全世界的财富 却够不着幸福
那些过时的青春梦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你肯定懂
褪尽了青涩和懵懂 当人在异乡才知感动”
娓娓道来的朴实歌词,平实悠长的曲调。回想起曾经的那些年少轻狂,令人感动。只是过去的骄傲,如今也一天天被生活磨蚀、掩埋。只剩下那些在抽屉里早已积满了灰尘的证书,仿佛还证明着当年的我们不懈努力,为之付出过的泪水和汗水。
“离家时故作轻松 留给娘的是匆匆
我心隐隐痛 不承认自己仍是小童
未察觉林子里 那软香的风”
只是我们的归家都像是桂花,软香之下,开得不久,六七天过后,再等来年才见得着。犹如惊鸿一瞥,来事匆匆。
很高兴遇见你。
然后,和你一起感受最真实的生活。
如果你热爱生活,喜欢文字。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订阅号“流言”,或者直接搜索“written_on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