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一位解决方案部同事聊天,因为组织变动,他想不好要做什么。是继续留在解决方案部搞还是说去其他部门。至于他最后去哪里不是讨论重点,我把今天讨论的几个点摘出来,一起看看。
为什么会产生恐慌
这里指的恐慌是指对于未来的不安定感,这种感觉的来源期望和能力的不匹配,比如说我的能力只够买10万块钱的车,但我总是希望买30万的车,这时候就会产生为什么我是个穷人的挫败感。
再深入的思考下这个事情为什么我们会有超出能力很多的欲望。一种原因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不足,这样的人占了大多数。另一种原因是被外来信号刺激,本来我觉得10万块钱的车已经不错了,但是我朋友都开30万的车,于是我也就变成了应该开30万。从这两个角度看,失衡人没有理性的评估过欲望和能力的差距,由感觉控制了自己。
要强调一个事情,我说这个意思,不是说人不能有超过能力的欲望,而是说不要把挫败感变成恐慌感,下面会说到。
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未来一定是不可准确预测的。对于一个人来讲能控制的事情只有自己,所有的外物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比如我期望某一个领导上任给我带来期望的职业预期。我期望市场好起来我做的行业跟着好起来。
外部的东西对人的未来会有影响但一定不是绝对的影响,产生绝对影响的一定是这个人自己的态度。换句话说未来一定是不确定的,但唯有你自己可以让不确定的事情变成确定。
就像那句很屌的话说的,人生本来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自己赋予的。那么如果我有确定的目标,任何不确定的外因都将只是旅途的风景。
如何应对恐慌
前面只是说到挫败感,挫败感是如何变成恐慌的?如果我不知道如何减少差距,不知道需要用多少时间减少差距是不是就有恐慌了,所以其实我们恐慌的不是差距而是不确定性。
第一种方法,就像上面说的,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30万的车是我的目标还是我的嫉妒。如果能明确目标就是买一辆30万的车,那么定一个时间我需要在什么时候拥有这辆车,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只要理由说服自己,接下的事情就是制定计划撸袖子干的问题了。
第二种方法,上一个方法用于解决不大的恐慌,这个方法用于巨大的恐慌。比如5年后我要买一套学区房,如果明确了这是差距,那么无论是数目还是时间都不是我现在的见识可以解决的。
这时候又有两种选择,第一种迅速放弃目标,这样会好受点,毕竟人要现实点。
第二种选择就是需要提高层次了,用三体话说,同一个维度的难题再更高一个维度根本就不是问题。也就是如果我一定要在5年后买学区房,大概1年要存100万,按我的工资肯定不可能了,所以简单来,我要么干到大华副总裁,要么自己去开公司创业,无论哪种选择都需要走上一条布满艰辛而且前途未卜的不归路,反正不能继续上班了。如果死在路上这也是自己选的,无怨无悔。
我们人生的动力来自欲望,我们的苦恼也是来自欲望。如果没有苦恼又怎么会有快乐呢?快乐大概就是现在过的比之前好一点。如果明白这点,我想以后即使恐慌了也能很好的抚慰自己的内心吧。
我们能做的一切无非就是对自己好一点,让自己舒服一点,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