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燕
这个题目有些大,不知何处下笔.是因为近期看到了一篇文章:说是德国只有三座城市:柏林.汉堡.法兰克福.被定为"国际化城市".绝大多数的德国人都生活在5万人.10万人.15万人.20万人的城市里,连50万人口的城市,德国人都觉得太大了.
德国的中小城市做到了城市不堵车,具备了两个条件:一是任何楼房都不超过5层,二是任何城市必须有一半的空间是马路.做到了这两条,城市就不会堵车.
看来德国的中小城市和我们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先不说我们的北上广,就是我们的各省会和直辖市,那人口,楼高,堵车,空气污染也是让我们为之头疼的.
20年前,年青人向往大都市生活,物品的丰富,文化的集中,医疗的发达,教育的优先,都让人们有了努力奋斗到大城市生活的动力.可这几年,中东部的省会和三线城市人口急剧的增长,房子不断的涨价,堵车越来越严重.前段时间去台州温州游玩,温州雁荡山下的小镇的房子都要1万多元1平方了.
生活在哪里我们的幸福指数才能高一些呢?在济南上班已经感觉到,如果我们能够一小时到单位就不算太远了.除非你的家在单位的附近.只有步行上班才自己能掌控速度.但是你要吸入多少汽车尾气啊!平常公交车20分钟的车程如果堵车要1小时20分钟.所以,同事们无论春夏秋冬一般都要6点50左右出门,特别是冬天真是披星戴月两头都看不见太阳.大多数人每天浪费在路上的时间一般是2小时20分钟。
前几年看到一篇文章写的北京的文艺青年要小聚一下.发起者把聚会吃饭的地点定在离5个人差不多远的地方,说好晚上7点左右开始.结果,7点左右只有两人到场,8点来了一个,3人就说不等了,开吃吧,边吃边等.9点来了一个,只抱歉说堵车,这时最后的一位打来电话,说在路上,让大家一定等着他,结果10点这位跑得气喘吁吁的文艺青年推门进来,到后就喊服务员加菜,小服务员的脸哐当就跌下来了,快哭了.可想而知,等他们吃完饭,饭店的人员要几点才能到家休息.当时我看这文章时只是一笑,没有切身体会,现在就特别同情饭店的小服务员.特别想说,你这10点到的文艺青年,一看这么晚了就别去聚会了呗.
小溪里的鱼儿,边游边欣赏两岸的柳绿桃红,车船行人,感受溪水的温暖寒凉,知道季节的变换更替.一条大西洋的鱼儿,拼尽全力游来游去,看到的仍然是不变的海水,更感受不到海水的寒凉,季节的更替.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就像是大西洋的鱼,海太大了,你的力量太小了.小到你溶化在大海里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小到你逛个商场都感觉太累了,物品太丰富了你却很难选择;小到你过8车道10车道的马路都要快快跑着才能过去,要不还没到对面红灯就亮了;小到再亲近的亲戚和朋友一年也难得见上几面,一想到路途的遥远堵车雾霾,你还没有去见他们就泄气了.小到你去医院看病,早上5点到医院排队,一看大厅里已经人满为患了你的心情糟糕透了.
什么时候,我们的城市下雨时下水道畅通了,上下班不堵车了,吃的食品不用提心吊胆了,到任何部门办事都能受到热情而高效率的接待,不用找熟人了,孩子上幼儿园小学不用家长绞尽脑汁了,不用搬家买什么学区房了,老人老了后社会能够承担一大部分养老了,还有更重要的是什么时候我们的房价降下来,让年轻人自己能够有能力买房压力不是太大,而不是现在这样,祖孙三代来还贷款了,我们的生活幸福感就更强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是喜欢往大城市里挤呢?我们的小村镇小县城能留住年轻人吗?真让我生活在小村镇上我能习惯吗?和发达的国家比,我们的村庄和小镇的建设还有差距.首先是环境卫生,其次是冬天的集中供暖问题,还有就是村镇的医疗技术问题和教育师资问题,还有就是水冲马桶和下水道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村庄会越来越衰败,这一代60---80岁的留守人员再坚持20年左右,很多的村庄就消失了。这真不是危言耸听,到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的偏远小镇村庄,你很难见到年轻人的身影,中老年人也不多,整个村庄寂静寥落,让人心中难过。村庄的生机活力是人带来的,是年轻人带来的。虽然有些村庄房子建的也很新,两三层的楼也不少,可大多数都闲置着,只有到春节时村庄才有些活力。去年家乡大力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整洁了,街道宽阔了,厕所也是水冲的了,我听后很是欣慰,终于抓到生活的精细和卫生上来了。我以为村庄的整体下水道连接通畅了,可是回家乡到农村串门,才发现所谓的水冲厕所只是在自家的厕所旁挖个池子,有的连池子都不挖,只是埋个大桶。看来,真正的实现整体的村庄厕所下水道通畅,集体供暖,通天然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现在的情况是你享受了大城市的文明和繁华文化积淀,你就得忍受人多车多空气污染高房价高物价,你享受了乡村的安静车少生活成本低,你就得忍受文化教育医疗的相对落后,环境卫生的粗糙。所以,我们要实现相对安宁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要极大的努力还要有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