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最最出名的一幅画是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是
无论学没学过绘画、关不关心艺术,你一定都听过它的大名,看过她神秘的微笑。卢浮宫里精品云集,能让人里三层外三层、伸长脖子垫着脚用绳命围观的只有《蒙娜丽莎》。
可一转眼把脖子收回来之后,很多人也是用绳命在疑惑:这这这…没看出来哪里好,也没觉得有多了不起呀,怎么就成世界第一名画了?
《蒙娜丽莎》是怎么成为世界第一名画的呢?
首先声明,世界第一名画≠画得世界第一好,每个人对好的标准都不一样,别人不说,矮大紧可是坚决认为伦勃朗画得就是比达芬奇好呢。
所以说,《蒙娜丽莎》成为世界第一名画绝对不是因为它比所有画都画得好,后来人再怎么努力也学不来。
因为它所体现出的达芬奇的绘画理念啊,什么事一扯上理念两个字就显得很高深,但达芬奇追求的其实很简单,两个字真实 。这很难吗?对当时的欧洲来说还真挺难的,难到在达芬奇之前,从乔托到马萨乔、波提切利……一群大师级的画家努力追求了一两百年,最后的成果是这样的
看完这些再回头看看《蒙娜丽莎》,是不是忽然有点get到它的伟大了。
达芬奇踩着这些大师们的肩膀创作,但相比上面那些或单薄、或僵硬的画中人,《蒙娜丽莎》绝对不是简单的2.0版本,她就像一个坐在画框后面的活生生的人,这带给当时人们的震撼是看惯了3D、4D的我们无法想象的。
为了能记录下这抹微笑,达芬奇发扬、创造了很多绘画技巧 ,早在达芬奇之前200年,乔托就已经把“近大远小”的透视用得很6了,但达芬奇那么多年的鸡蛋可不是白画的,观察能力max。他发现随着距离变换的不只有大小,还有颜色和清晰度,距离越近的物体色彩越饱满、轮廓越清晰;距离越远则色调越冷、轮廓越模糊。
在达芬奇的绘画理论里,这两种视觉现象分别叫做“空气透视”和“隐没透视”,正是由于这两种透视方法,《蒙娜丽莎》中远处的景色和天空真实还原了人们在空间上的视觉经验。
线条对于造型的作用不言而喻,可达芬奇却觉得谁身上也没真长出线条来,越是强调线条,画中的人物越是会失去真实感和空间感,所以仔细观察《蒙娜丽莎》你会发现,整幅画中几乎看不到线条,轮廓的边线被隐藏在暗部,变得模糊、圆润而充满立体感,这就是达芬奇招牌的晕涂混合法。
不知道被演绎出多少含义的那抹微笑之所以神秘,也是因为晕涂法,模糊了蒙娜丽莎的嘴角,让这个微笑没有被固定下来。
可以说,现在美术生们天天死磕的透视、明暗、光影、形体、构图……这一整套绘画理论都是由达芬奇创造和整理而成的,而在《蒙娜丽莎》中,这套理论得到了集中体现并且每一个方面的完成度都堪称教科书级别。
比这些更更更重要的是《蒙娜丽莎》体现出的以人文为核心的创作理念。《蒙娜丽莎》是第一幅为平民创作的肖像画,画中人不再是庄严肃穆的神,不再是面无表情的王公贵族,而是一个面带微笑、直视观众的普通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可以是美的,也可以被描绘、被记录,这不正是文艺复兴要复兴的人性吗?
所以,无论从绘画的技术角度还是理念角度,《蒙娜丽莎》在整个美术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这也只能让它在圈子里风光,离无人不知的世界第一名画还有不少距离 。让《蒙娜丽莎》跨过这段距离的是两个男人。
第一个是创造它的达芬奇,达芬奇上可知天文地理,下能造飞机坦克,会画鸡蛋,敢做解剖,能搞舞美。本身的话题度、曝光度和知名度都够高,属于顶级流量。
单单达芬奇的画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人了,更何况以工作效率高著称的达芬奇,整整花了四年去画《蒙娜丽莎》,画完之后还舍不得交给买家,一直到去世都把它随身带着,《蒙娜丽莎》可不是一下子就变得神秘多了。
第二个男人是达芬奇的老乡,一个叫温琴佐·佩鲁贾的意大利人,他“帮”《蒙娜丽莎》成名的方式是把它从卢浮宫偷了出来。
达芬奇去世之后,他的徒弟把《蒙娜丽莎》卖给了法国国王,此后三百年里一直收藏在枫丹白露宫。卢浮宫建成之后又被转移到了卢浮宫,而这个佩鲁贾正是卢浮宫的一个粉刷匠,对卢浮宫那是相当熟悉,1911年8月21日,佩鲁贾趁着周一闭馆的时候,神不知鬼不觉的偷走了《蒙娜丽莎》,连警察都不知从哪里下手查起。
这下全世界人民可是找到瓜吃了,《蒙娜丽莎》被盗的消息火速传遍全球,获得了惊人的曝光量,连卢浮宫里那个没了画的空挂钩都吸引了好多人来参观。
2年后,佩鲁贾在意大利被捕,《蒙娜丽莎》被带回卢浮宫,仅仅两天之内慕名来参观的就有十万人,《蒙娜丽莎》算是彻底火了,而且越是火吧拿它做文章的人越是多,曝光度越是高,远有后现代艺术之父杜尚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近有林志炫《蒙娜丽莎的眼泪》,不成为世界第一名画都对不起那些年它被蹭过的热度。
《蒙娜丽莎》火起来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现代,习惯了摄影的眼睛很难再被达芬奇所追求的真实震撼,发现人性的美什么的也早已变得司空见惯。所以《蒙娜丽莎》名气大了,争议也多了起来。
但无论你认为它伟大、平庸、神秘、或者诡异,无论你觉得蒙娜丽莎是男是女还是达芬奇自己,无论你把它“世界第一名画”的赞誉看作实至名归或者名不副实,你总能在它身上找到论据来自圆其说,这种好像能够包容所有的可能性才是它保持热度、成为世界第一名画的致胜法宝。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