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余映潮老师《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节很经典的课,因为是中学的课,我没有书,所以在网上查找课例。
不曾想,看到的是余老师第一次上课的课例,为这个设计很是心折,特此记录。
这节课的课后,附带有反思,以及学生的课后反馈。
余老师说,如果学生写出来的这些,能够在课堂上展开,这节课就很精彩了。
下面,就把这节课的记录呈现出来吧,为了这个设计。
在讲课之前,余老师就说,以《江城子》为例,带大家学会寻找学语文的意义。
第一层意义:读文本,了解文意。
学语文意义的第一层,就是读文本,文本就是课文本身,读文本就是会读课文,会朗读。
在学生朗读了课文之后,余老师又提出了一个要求:“现在我们要将朗读的境界升华一下,比如要记忆这些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作品,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给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那就是背诵这篇课文。
余老师说,对课文最初的感觉,是用朗读来把握的,而背诵可以让我们把感情培养得更加浓郁。
从朗读到背诵,余老师在课堂上指点得非常到位,学生也完成得非常好。
理解——意思加画面
词分为上阙和下阙,这首词上阙和下阙的意思,结合着课文的插图进行描述。
学生描述过之后,余老师又要求学生概括上阙的画面。
打猎图,出猎图。
这样的表述很完整,但是余老师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给这幅图的前面加上修饰语。
气势磅礴的出猎图。
同样的方法理解了下阙的意思,壮怀激烈的报国图,赤胆忠心的报国图,抛头颅洒热血的报国图。
第二层意义:读文学,增长知识。
文学中的苏轼是怎样的人呢?文中的苏轼形象用哪一个词语来概括?
学生用到一个狂字。
从苏轼射虎,引申到武松,李逵,孙权打虎,他们都是一个一个英雄好汉。
除了射虎之外,还有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出他的狂呢?
学生又说到了千骑,说到了倾城。
的确,出猎的气势张扬,全城的人都出来了,阵势足够大,的确是狂。
在下阙,学生用“会”字来显示苏轼内心坚定的情绪。
这“会”字显示了苏轼相信自己肯定会,特别的果断自信有狂气,表达他对国家的热血和赤诚,要报效朝廷的壮志,在这里全表达出来了。
余老师在学生这样的回答面前,作出了特别肯定,苏轼的狂,其实是他的一腔宝国赤诚,他要做一位英雄,一位大丈夫。
第三层意义:学语文,深入中国文化。
学语文第三层的意义,那就是理解中国文化。
这首词中,还有三个历史典故: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苏轼觉得自己像孙权一样,能够“老夫聊发少年狂”,也希望自己能够像冯唐一样,即使被贬,也希望朝廷能够来重新启用;他更希望自己能够去攻打入侵汉朝的西夏敌军,希望杀敌报国。
这样的典故,学生能够进行表述非常难得,但余老师却给大家又增长了一些知识,让学生看看苏轼的资料《诗酒趁年华》。
文化,就是用文学的力量来感化人,培根说读诗读诗读数学读逻辑学,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是能改变人的性格的,这首词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词,余老师出示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学生都读出了无奈和感伤。
余老师做了一份这样的阐述或者引领: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或多或少会有起落,苏轼是个是个臣子,李煜是个帝王,但是在磨难面前,从他们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他们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旷达和哀怨。
因为是初三的学生,余老师出示这样两个人物的性格,就是在告诉学生苏式英雄气,我辈多学习,奋发自勉励,年华要珍惜。
总结: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听了这节课,又想到了余老师的课后反思。
从文本到文学再到文化,是这节课环节构成的主线,整个价值倾向有读文本,到读文学再到读文化三个板块互相衔接。
但是整节课中,到第三个板课的时候,整体的氛围比较沉闷。
这让我想起来一位年轻的老师在给初一学生上的这节课。
同样一节课,一初三,一初一,却带给我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余老师的设计无疑是厚重的,得人心的,但课堂上却因为学生素养的问题,没能达到太理想的状态。
而另一位年轻的老师,就带着初一的学生,理解了苏轼的狂,理解了苏轼的豪放,也理解了苏轼的那份热情,志存高远的报国情怀。
从余老师的课堂上,我深刻意识到一个问题,这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素养而定,余老师的水太多了,感觉着在课堂上轻便而倒,学生招架不住,也就形成了课堂上的沉闷情况。
心里边想到的,和学生能够做到的,很多时候,总有一种背道而驰的感觉。
胸中有水浅浅倒,才是最合适的做法。
忽然间,又想起了那本《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了,回头找来重新再读读了。
写完这个课例,再回头去看看那个课例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是找不到了。
同时,张鹏老师也给我发来了书籍版上的《密州出猎》,果然和我读到的完全不一样。
姑且就做个留存吧!
它让我铭记,一节课,要深入浅出,要让学生有话说,有能力表达,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