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利用开车和走路的时间,把2017年韩国最畅销的书《82年生的金志英》一口气都听完了。
主人公“金志英”这个名字真的如作者所说,实在是一个太平凡的名字,我的一个学生的妈妈也叫这个名字。当时我边听边想这个妈妈是不是也是82年生的呢。
这本书的大体说的是韩国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男人们有大男子主义,女人们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是处于比较卑微的地位。无论在家庭、学校和职场,男女不平等随处可见,女性们活得非常得压抑。
在韩国生活了十几年,也时时遭受着文化不同带来的困扰,那么我来谈谈我眼里的韩国。
先从生孩子说起。韩国和中国一样,家家都想生个男孩子,因为男孩子代表着这个家族的香火延续,这个跟随父姓有一定的关系。试想,在中国如果那个家的孩子随母亲的姓的话,那么我们都会有很多的猜测,是离婚了,还是没有爸爸?这个社会认可了每个孩子都要继承父亲的姓氏,所以只生女孩儿的话,这个家族就没有了传递下去的方式。
以前,女儿要出嫁,儿子要跟父母同住并赡养父母,在人的观念了,生了女儿就是为了将来照顾别人的父母,生女儿等于白养。而生儿子就能一直待在一起,以后还要承担起照顾家庭和父母的责任,所以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从这个社会层面来看,千千万万个家庭相互之间的嫁和娶都是均衡的,你们的女儿会成为别人的媳妇照顾别人,别人家的女儿也会做你的媳妇来照顾你们。
其次,说一说家庭教育。我接触到的韩国家庭相对来说都是中产阶级,家庭环境都不错,所以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能受到同样的教育机会和待遇。特别是当今的韩国,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不管生男还是生女,他们都会投入自己的心血,想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除了学习这一块儿是差不多,其他的家庭教育差异就非常大了。
母亲会特别重视教育女儿,从小让女孩子参与做一些家务,让她们帮助母亲照顾弟弟妹妹。比如说,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那么所有的男性,不管是大人还是青少年都可以熟视无睹,不用帮忙做任何家务。反之,如果是一个女性,无论是大人还是青少年都要帮着一起准备,当然主要的工作还是有母亲的角色来承担,女儿主要是摆碗筷,做一些协助型的事情。但如果女儿想和男性一样看看电视或玩玩手机的话,会被母亲呵斥几句,被认为是没有眼力见儿,懒惰的表现。
也许在韩国,女儿会不会做家务也是评判母亲的一个标准吧。
接下来谈一谈职场。我想带大家从两个方面来看一看,第一,我工作过的地方,我在几个语学院里工作过,这里的外教老师和韩国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女性,没有看到有什么不平等的待遇。大家拿着相同的工资,干着差不多的活儿。有些女性在结婚生孩子后选择了回归家庭,有些女性有恋爱对象,但是不结婚。
不知道是不是韩国的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很多女性过了30岁还没有结婚,有些男性也抱着可以交往而不谈婚姻的态度,大家好像对结婚养孩子都有一些负担。
听别人说,在韩国的公司,谁进公司最晚,谁就是小弟小妹,这跟年龄没有关系。我认识的一个人40多岁进了一家公司,每天开晨会,她得去给每一位同事倒咖啡,干一些打杂的事儿。等到下一个新职员入职的那天,她就可以挺起腰板儿做人了。
生孩子对女性来说是一个分水岭。除非这个女性特别需要这份工作。一般来说,生完孩子后,妈妈们都会在家照顾孩子的生活,直到孩子差不多上了小学高年级以后,才会考虑重回职场。而家里孩子比较多,丈夫工作又比较忙的话,那么妈妈们会成为终身家庭主妇。
我在韩国遇到过几位中国女性,她们虽然有了孩子,但迫于生计她们还是出去工作,工作的时间和性质可能会从全天变为半天。中国女性历来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教育,想和男性一样通过工作取得认可和成就感。韩国的女性从小接受的是家庭分工合作,男性出去赚钱养家,女性在家照顾家庭和孩子,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社会观念的影响,她们都非常适应和接受家庭主妇这份工作。
我对家庭主妇有过一个误解,就是我认为她们每天上午跟朋友喝喝茶聊聊天,下午去学校接孩子,在家做做饭打扫打扫,很清闲,很惬意。有一次我跟我学生的妈妈提出见面吃饭,她拿出手机查阅自己的日程安排,没想到她也是非常忙,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对此我既感到好奇也感到不解。
原来她们不会只单纯地待在家里,她们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参加各种手工艺学习,还有参加各种聚会和一些健身活动。这些家庭主妇当中不乏有毕业于名校的女性,有了孩子以后,她们必须献身于家庭,也许在她们看来照顾好孩子和丈夫就是她们的责任吧。
每个社会的制度和观念都不一样,它们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正因为女性们为了家庭做出的牺牲,韩国的社会的失业率才会降低,(因为韩国计算失业率的时候,没有包含这些家庭主妇,这样看来,家庭主妇也算是一种职业吧)相反如果这些家庭主妇都出来找工作的话,那失业率岂不是要更高啦。这种约定俗成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让孩子能够从小得到妈妈的细心照顾,夫妻双方也不会为了工作而忽视了家庭,社会上也多了很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人群。
你有权利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不要去管别人怎么说,因为适合你的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