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选角度、自选方法,自选写作内容,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隋唐五代”时期的历史并用文字记录学习成果或学习感悟。
————————————————
五代十国的概念最早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知道的。那时对历史课感兴趣的同学不多,面对那些离我们久远的年代提不起兴趣,老师为让同学能记住那些朝代的称谓也煞费苦心。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历史老师略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们这样的顺口溜:“梁唐晋汉周,前面都加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后周。”这样一记,真的记住了几十年。今天再读五代十国史,反到有了点兴趣。
五代十国是指公元907年至960年间发生在华夏土地上的动乱史。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五代是指唐朝哀帝李怳被朱温强迫禅让,统一的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国家,即前面提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而在唐朝末年、五代及北宋初期,公元891年至979年间,中原地区之外还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的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这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的史学家们统称为十国。
从时间上看五代十国是自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开始,至公元979年宋朝建立为止,在中国历史上称之为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出现实际是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普遍出现的结果。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建立的 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形成独立的政权。但这些依次更替的政权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国家,只是收藩镇型的朝廷各自为政。这一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为的是建立自己的统辖地盘。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后周九年,而后汉仅仅四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两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五代十国前后72年的历史,虽然短暂却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最终被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华夏民族又一次走向了一统天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