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天下无双
[释义]:天下再没有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第一无二。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公子小眠/文
“天下无双”,如此一个高大上的成语,出自于平原君和他老婆的对话,而这段对话指的是“战国四公子”的其中一位——信陵君。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这四位都是以“养士”著名的贵族公子,在战国后期无一不是牵动政局的风云人物。但是信陵君与另外三人相比,略有不同,后人的评价足以验证这一点。
明朝史学大师王世贞认为:“三公之好士也,以自张也;信陵君之好士也,以存魏也。”
清代文学家洪亮吉说:“信陵君一身攸关六国之存亡,岂若孟尝、平原、春申诸君,竟以食客人自喜,略无关国是哉。”
民国大师梁任公则说:“信陵君去千乘之位,而入虎穴,以急朋友之难,吁,何可及也。论者以厕诸平原、孟尝、春申之列,乌足以知公子。”
从以上的评价来看,信陵君“养士”急公好义,有无双国士之风,而另外三位公子,则更多地把门客士人看做谋取富贵、博得盛名的工具,在出发点上就已经落入下乘。
《史记》中关于信陵君的记载,主要有礼待侯嬴、窃符救赵、留居赵国三部分。我们一一分析。
(1)侯嬴是魏国的一位隐士,“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地位卑微年纪又大,在那些豪门大户眼里是根本不值一提的。不过,信陵君却独具慧眼,对这位名声不显的大爷相当的尊敬。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
如此高级别的大型酒会,信陵君去邀请侯嬴参加,不仅亲自给侯嬴驾车,而且对于侯嬴的当仁不让,一点没有发怒,反而是“色愈恭,礼愈至”。这时候,侯嬴又介绍了一位屠户朱亥给他认识,这朱亥也是满不在乎,没曾想信陵君依然和颜悦色。
而且宴会开始后,“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这架势,完全是把侯嬴看成不世出的一代高人。就凭这一点,比平原君就强了不少,毛遂自荐那会儿,出行前平原君依然没把他当回事,功成之后才调侃自己有眼不识金镶玉,把毛遂当做了贵宾。现在侯嬴不仅年老体衰,而且寸功未立,信陵君就如此重视,实属不易。
(2)“窃符救赵”是整篇文章的重头戏。从前两篇文章我们都了解了赵国邯郸保卫战的来龙去脉,而平原君当时不仅出使楚国求援,同时也向魏国求救。需要注意的是,平原君是信陵君的姐夫,信陵君则是平原君的小舅子。
按理说唇亡齿寒,魏国与秦国也是水火不容,再加上两位公子的郎舅关系,应该问题不大。但是秦国看到了这一点,就派使者警告魏国,“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这一下,魏王害怕了,急忙让先前派出的援赵部队停止进军,在边境上观望起秦赵两国的形势来。这一停了不得,赵国那边早就快撑不住了,平原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派人又催小舅子帮忙,信里写道:“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姐夫无所谓,难道姐姐也不顾了吗?急公好义的信陵君屡劝魏王出兵,但就是没效果,情急之下,他打算带上自己的门客去邯郸城下和秦军拼命。
出发之前,信陵君去请教侯嬴,这时候侯嬴真正表现出了出谋划策的能力,他的计划兵行险着:先让魏王的宠妃如姬把兵符悄悄偷出来,然后信陵君拿着兵符直奔魏国援赵部队那里夺取兵权,再带兵直逼邯郸,解赵国存亡之急。
信陵君顾不上那么多,采纳了计划,在顺利拿到兵符之后,带着屠户朱亥等一干门客直奔魏军大营。但是领军的魏国老将晋鄙没有接到魏王命令,对信陵君的接手很是怀疑,这时朱亥击杀了晋鄙,信陵君果断整顿了军队,马不停蹄进击秦军。一战退敌,“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信陵君的援兵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救了赵国,“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 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这时候信陵君的名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3)赵国暂时解围了,信陵君却因为窃符调兵、擅杀大将而回不了魏国,所以“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在赵国,信陵君听说有两个士人很有才,一个是毛公,混迹于赌徒中;一个是薛公,栖身在酒馆里。“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这件事让他姐夫平原君很不快,平原君回家和老婆说起来这位小舅子:
“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平原君的风格,这里展露无遗。求人帮忙那会,评价高的不得了,现在小舅子交了几个平民朋友,立马感觉丧失了应有的贵族气息,称之为“妄人”。
而信陵君从姐姐那里知道了姐夫的不满,也表达了看法:“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信陵君觉得自己和姐夫不是一路人,打算离去。平原君得知消息,心中有愧。赶快赔罪示好,信陵君这才留了下来。有趣的是,“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信陵君在赵国待了十年,作为客居他乡的公子,因为当年救赵的行为,始终难回故国。随着秦国屡屡向魏国进攻,魏王只好请信陵君归国。信陵君回国后,一度执掌军队击败秦军,稳固了魏国摇摇欲坠的国防。
不过秦国使计离间了魏王和信陵君的关系,魏王本来就忌惮信陵君能力出众,生怕他架空自己,所以解除了他的权力。而信陵君从此心灰意冷,明哲保身,最后“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十八年后,魏国灭亡。二十二年后,秦国一统六国。
太史公还记载了一件事,汉高祖刘邦平生很是仰慕信陵君,“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这无形中又为信陵君的故事添上了不俗的一笔。
不过岂止是刘邦仰慕呢,太史公通篇记载都称其为“公子”,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可见信陵君在“四公子”当中的特殊地位,更可见太史公一片赞叹、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