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到一所学校听课时,常坐在学生旁边,和学生共趁一本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讨论或自学或练习时,也就是老师不讲而让学生活动时,总喜欢去看看学生们怎么讨论,怎么演算,甚至在个别学生不会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完成问题。而这些没有或不能参与讨论的学生,多数是被认为的“差生”,“问题学生”,有的甚至被孤零零地安排在教室里某一个特殊的角落,成为另类。而我,则坐在他们身边,观察,提醒,指导他们学习。每当我指导这些学生时,有些学生,甚至个别老师也会说这个学生的“特别”(贬义)之处。当他们在我的指导下解决一个个问题后,我轻声给以鼓励时,附近的学生会给以微笑,下课时会凑到这个学生身边,问些什么——有一小部分是讽刺,更多的是羡慕。
有一次到一所学校听语文课,我坐在一个小女孩旁边,她很友好地把自己的书往我这边移了好多,以便我更方便地看。在讨论环节,没有同学和她合作,我就引导她阅读,她也能很正确地找到问题答案。一节课,她学会了很多。下课时,有几个学生门站在她身边看着她微笑。
评课时,有一位老师说这个女孩没妈,不正常,啥也不会,很脏,同学们都不愿和她一起,老师让她来学校帮她洗澡,她也不来……但我认为她把书让给我看,说明她心底善良,她向往着与人接近。
又一次到一所学校听数学课,讲的是小数乘两位数,我照例又坐到最后排一个男孩旁边,看他演算,他无从下手。我就指导着他抄题,照着老师讲的方法并模仿例题列竖式,从右往左一步一步相乘,数位照齐,结果小数点的位置……一道题连做了四遍,他会了。我又让他做了三道,他都做对了……这个学生也是“差生”。
还有好多这样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被定为“差生”而存在学生障碍的学生,如果身边有一个“助教”对他适时进行一对一指导的话,他们都能学会,会跟上教学的进度的。
人与人是存在着差异的,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样也有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环境,距离,音高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他们得不到老师的有效关注,成了心灵上的“孤独者”,逐渐变成了差生。因此,那些学困生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
“助教”的引入,可以使那些差生得到有效地关注,从而帮助他们弥补学习上暂时的障碍。使他们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反复练习,思考,从而提升学习能力。
那么“助教”从哪来呢?需要老师备课时对教材重难点做一个分析,并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业水平,将那些学困生找出来,可以让学生家长跟班“助教”,也可以请学校其他老师,志愿者。或者事先培养本班优秀学生,让他们当“助教”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