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老北京的吆喝声一样,书摊也渐渐从街头消失不见。现在你要读一本书可以网购或者去专门的书城,或是直接阅读电子版的,还省去了很多麻烦。所以书摊在这样的境况下怕是也难以存在吧。
上初中的时候离我家不远处有一个买旧书的老人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他个头不高,脸上的皱纹盘根错节,看着得有七十岁上下了。他摆摊特别守时,就在早上七点钟,大多时候我从那儿经过去学校时他的三轮车就已经停在那儿了。他佝偻着身子整理他的摊位,年老体弱的他显得无比吃力。
他卖的书各式各样,有武侠小说,故事大全,社科百汇等等。但这些书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旧书,甚至有些书是八十年代的,纸张已经泛黄了。因此他卖的书很便宜,最贵的也不过两三块钱。
我经常去他那儿买书。他的书摊旁边有一个象棋摊,每天不管是刮风下雨总有一群老人在聊天下棋。所以就算没有人光顾他的生意他也不会闷,可以与旁边的老人们切磋棋艺。
有一次我去他的摊位,他正和一个老人下棋。摔棋子的声音老远就能听到,两个人正襟危坐,举手投足之间宛如两位将军在指挥千军万马作战,一个个棋子被他们摔的响彻云霄。他没看见我,我也没打断他们。下完了那盘棋他缓缓起身的时候才看到了我。“小子又来买书啊?”与他熟络了之后,这是他每次问候我的话。
我在那摆的整齐的书堆里挑了一本《三侠五义》,一本《薛刚反唐》。他憨憨的笑着问我:“你看的懂吗?”“看不懂我买它做啥!”被我这么一呛,他也就不再说什么了,笑呵呵的望着我拿着书走远。
后来渐渐也听说了有关老人的故事。老人年轻的时候是个书迷,家里买了好多书。现在老了,眼睛也不好使了,看不了书了。家里人嫌他那一大堆书占地方就要把它们当垃圾回收了。这些书可是他的宝贝啊,哪能这么糟践呢?所以迫不得已他才想出这么个办法。本来他是想送人,可又一想他花在书上的钱又觉得亏,所以才想出了摆书摊这个办法。
老人整整卖了一年。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一个冬日的早晨,寒风凛冽,东方刚露出鱼肚白,街上行人还寥寥无几。我一拐过那个街口就看到了老人的三轮车,奇怪的是书杂乱无章的躺在车厢里,与往日大相径庭。老人还是和往常一样给我打招呼,我也像平常一样挑了两本书。“几块钱?”“不要钱!你再多挑几本吧!这是我最后一次摆摊了,以后不再来了。”
“为什么呢?”我追问。“腿脚不灵便了,孩子们也不放心,我呢也不想让他们担心!想想也就算了吧,不想再折腾了!”他心平气和地一边说,一边吸了口烟。不知是冷的缘故还是什么原因,他夹烟的手颤的厉害。我又挑了两本,并且把刚刚买来用作捂手的一个烤红薯塞到他手里,然后转身就走。“好好读书啊!孩子!”背后传来了他那一声像这冬天的气候一样干燥的声音,不嘹亮却足以让我感动。
放学以后我路过那个地方,果然老人早已不再,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过了这么多年,那个老头还存留在我记忆深处。上了大学之后,好在书摊还没有完全销声匿迹,我们学校门口就有一个。学校门口是一条小吃街,人声鼎沸,热闹不已。我很惊奇街口还有这么一个书摊,格格不入的矗立在那儿巍然不动。
我也变的越来越矫情。明明有电子版的完整的书,却非要在路过那个书摊的时候驻足,然后再从牙缝里挤出点钱买两本。每当这个时刻,我就又想起了那位摆书摊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