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时间”这个问题愈加严重。对于写论文这样的工作,投入再多的时间也是不够的。于是,我想要时间,我只要时间!“只要能给我额外的一小时,牺牲什么都可以。”就像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中最后的场景——在战场上失去马的理查国王高喊着:“给我一匹马!给我一匹马!谁给我一匹马,我就把我的王国给他!”
于是,3月初,我打开了这本买了一年多的书。这本书2017年10月第一次出版,但写作时间确是1994年,尤其第三章开始讲述的BB机、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带给“现代人”的好处,不过如今,现代人已开启网络时代,书中较多部分已过时。另外,出版社有点投机取巧,给本书取了这个现代的名字“碎片化”,但实际中,整本书讲述“碎片化”这个词少之又少。这本书翻译过来应该是《超级时间整理术》,作者是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1972年取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不过,我确实从这本书的第一、二章学到了不少时间管理方法:
1. 共鸣:原来,不只是我做不到早起和缩短睡眠时间!作者在书序写道:“早起是成功的秘诀”“检查时间的使用方法,不要浪费一丁点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二十四小时”“要自我锻炼,要持续挑战”“只要加以训练就能够缩短睡眠时间”等方法似乎能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但是,每天都能将这些事付诸实践的人简直就是超人,我实在是做不到。难道就没有不用那么痛苦就能成功的方法吗?这是个有点自私的要求。但是,难道不是满足了这个要求的解决方法才能算是技巧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是理所当然的。而技巧必须得对人们的怠惰有所宽容。
2. 积极地提出改良方案。针对打工者们,即使受约束的时间较长,时间管理也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第一、如果能迅速做完杂务,就能给其他的工作匀出更多的时间;第二、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则会产生某个时间段空闲,而工作任务都集中在其他时间段等问题。此外,即使我们没能处于具备一定权限的职位,也能对工作的方法产生影响。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被动地遵从,还应该能够积极地提出改良方案。事实上,只有经常被各种问题困扰的一线工作者们才能提出符合工作实际的改良方案,而配有秘书的人或者长期待在董事办公室里的人反而不懂的问题比较多。如果一个组织不能灵活地接受这些建议,那么这个组织在今后的竞争中就难以生存下去。
3. 做阶段性的计划,而不是简短的一周、一月。这样就会避免看不见的时间导致失控。安排时间需要准确把握:一、自己所拥有的时间,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安排时要看任务的难度。如,写一篇重要的论文或者制作一份工作企划书,假设今天是5月一日,ddl是10月1日,最初的反应可能是“还有时间”。然而,由于还有不同的迫在眉睫的任务会在这期间出现,我们肯定会优先处理那些事。或者我们会陷入我还有无限时间的错觉中,从而把时间用在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不仅如此,我们还会不停地把新的工作安排在8月和9月,就像浪费钱一样流水般地毫不吝惜地用掉拥有的时间。于是,写论文的时间不知不觉就减少了。这样,一进入9月,ddl临近,由于论文进展不顺,我们开始焦虑,再次查看计划表,甚至发现9月还有好几个不那么重要但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比如要出差,比如要开学术会议,比如要见某个老朋友。但是既然约好了,我们也不得不去,于是,哭着出门,急急忙忙返回,结果时间都浪费了。写论文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而快到ddl时,我们会:一、因为着急而弄错方向,陷入白费时间的境地;二、勉强行事而导致身心疲惫,身心一旦疲惫,效率就会下降,如此进入恶性循环;三、难以获得他人的协助,比如想借的书被借走了,想约的导师出门旅行了等等;四、正在处理某项工作的紧要关头,却有人突然插进不那么着急的事件,在无意中应对变得混乱,而对方不了解你当前的处境,于是留下不好的印象,人际关系恶化;五、由于时间不充裕,即使出现了新的重要的工作,你也不得不拒绝。这五点都是“拖延症”的综合症状,这并不是时间不够产生的,而是由于没有安排好最重要的工作,没有做好计划安排。所以,一定要在“拖延症”发生之前,先做最重要的事情,避免最后的崩溃。
4. 先做重要的事情——“TO-DO板”。
首先我们需要在一张大纸上写下所有的任务,我们把这张大纸叫做“计划一览表”。你会发现最后期限中可用的时间意外的少。比如10月1日需要交论文,你会发现5、6、7、8月已经被相当多的日程排满了。通过具有一览性的“计划一览表”,只能抽象的时间变得能够用眼睛看到。那么我们的第二个任务就是,使“工作的布置”用眼睛能够看到,即“TO-DO板”。“TO-DO板”是通过将撰写稿件、制作资料、回信、整理房间等各种各样的工作,一件件分别写到不同的小型便利贴上,并将便利贴贴到纸板上制作而成的(写在便利贴上的大部分工作和写在“计划一览表”的工作时重复的)。将便利贴按类别纵向分开排列,重要程度越高越往上贴,已经处理的就揭下扔掉。这样,我们未处理的工作“点”就通过“计划一览表”变成了“线”,又通过“TO-DO板”作为“面”被我们把握。当然,我们还需要能显示当天工作的“需要立刻做的工作表”。
5. 确保不中断的时间段。
6. “拙速原则”,即80%原则。不要陷入完美主义。要先完成一定阶段的任务,如果有时间,再进一步完善就好。根据经济学原理,利用这个原理,能使边际效用均等,利益最大化。在情况不断发生变化的现实生活,“以拙速为宗旨”,对于不是真正重要的工作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集中全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注:我们在喝第一杯啤酒时,感觉比较好喝,但连着喝了几杯之后,就感觉没那么好喝。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就叫“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拙速原则”是对“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直接应用。)
7. 偶尔休息。休息,是指暂时远离日常生活。当然,并不是远离日常生活我们就能马上开悟。但是如果每天在忙碌中度过,我们确实可能忘记思考人生的目标。所以,我每年都会旅行,在海边发呆的旅行尤其深得我心。
8. 先做不确定的事。如果工作的重要程度相同,那么就要先处理所需时间不确定的工作。人们经常说,有必要提前安排工作。而在安排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或许就是判断不确定性与针对不确定性所采取的适当措施了。
9. 做手账。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去年的记录多多少少会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工作中,以一年为周期的工作比较多,所以,参照去年的记录,能大致明白以后会发生什么、一年中什么时候工作比较集中等情况,这可以说是某种对未来的预测。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前两章值得阅读。
智慧的90%源于对时间的合理利用。
——西奥多 • 罗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