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讨厌A这个人,说是因为A身上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但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为的是逃避与A之间的人际关系……
“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就能够幸福”。但像这样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因为“如果可以变成Y那样的人”正是你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
大多数孩子在最初的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当这个愿望无法实现时,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时,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问题儿童现象从此慢慢显露端倪......
看完这三段话,觉得有点颠覆逻辑,有点诡辩吗?那就对了!我第一次看到这些观点也是这种感觉。这正是我下面要讲的《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的内容,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
书名席面而来就是一股浓浓的鸡汤味,但人不可貌相,书亦不能以名揣之。其实,这是一本以阿德勒心理学为主要内容的解决生活中种种困惑与烦恼的方法论书籍,名副其实一顿有嚼劲有营养的壮骨头。
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岸史健合著的《被讨厌的勇气》是一部以阿德勒心理学主要观点为核心的对话录,讲述了一位青年与哲人进行了一场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的激烈辩论的故事。
青年从小缺乏自信,一直陷在痛苦境地,因此登门拜访哲人寻求解决之道,并与之进行了五夜的辩论,最终青年开悟了,决定采取有效的方法改变自己,拾起勇气,获得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以有趣的对话形式,阐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利于读者把自己代入到书中,像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眼前一般,妙趣横生,而且其思辨的观点、激烈的辩论、有趣的事例足以吸引所有打开书的读者。
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穷,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不幸,很多人都被困在其中,犹豫不决踟蹰不前,或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方法摆脱困境,从而无法改变,得到幸福。
作者大概是看到了这种境况,与其说教予我们以阿德勒心理学武装自己,不如说其就像柔韧轻飘的丝绸,于无形中来去自如。此乃高手出招,心之所在。
书中教给我们的一个看待问题的方法——目的论,非常独特且有用。譬如书中的一个例子,青年的一位朋友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但是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青年认为她的朋友在过去有些心灵创伤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才造成了这个结果。但哲人的结论正好相反,他认为青年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和恐惧之类的情绪。“不出去”是为了得到外面无法得到的父母的小心翼翼的重视和照顾。
以“目的论”代替“因果论”,能让我们对问题的本质有更清晰的了解。其实过去并不重要,你可以赋予过去发生的事情以不同的意义,从而改变现有的心理状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了解到你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必须要有正确合适的方法。
书中对人生烦恼的本质作出了深刻的评判——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咋听起来,是不是说得太绝对了?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挺对的,如果把你放到孤身一人的星球上,似乎很多烦恼都会一消而散吧。(如果找到反驳那句话的凭据记得告诉我呢)
如今人际关系确实是一门大学问,处理得好,幸福感蹭蹭上涨,相反倒是会引起讨厌的烦恼。那么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呢?书中也给出了详细的答案。除此之外,作者对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工作、爱的课题,也有着很经典的阐述。
书中提到课题分离能使人际关系发生巨大改变。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譬如,有的父母会想尽一切办法的让孩子去学习,比如上辅导班,请家庭教师,有时候甚至还可能会扯耳朵。他们觉得这就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你会因此而喜欢上学习吗?
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这样就避免不了冲突了。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进行课题分离之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但是要尽到责任与关爱,我的任务是把马牵到河边,喝不喝水是它的事了。我挺赞同这个观点的,我们有时候就是太好管闲事了,弄得双方都不开心,保持适度有分寸但却真诚的心去与人交往,才最和谐有效。但是对极为亲近的人,还是多腻歪腻歪好一点嘛!
书中对共同体的阐述挺有意思的。共同体,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团体。如何融入到团体里面,书中也有具体的阐述。简单来说,就是主观认为自己对共同体有用处,做到自我接纳,然后通过贡献力量感到自己的价值,最后慢慢获得共同体的信赖,并建立稳固的联系。
总的来说,《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有趣又不失干货的书,能帮助我们拾起勇气,收获幸福,另一方面也能拓宽我们看待问题的思路,我个人强烈推荐。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书,第二部最近也才问世不久,我非常期待。
本书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入门书籍,若想深入了解其思想内涵,可以阅读阿德勒本人著作,如《理解人类本性》《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
附上彩蛋,本书思维导图!
简书作者|谢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