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刚上学那会,在班级里看见一群小伙伴玩在一起,心里会痒痒的。特别是在体育课,站在圈子外特别羡慕她们。
后来,为了能融进那个圈子,会使劲抹掉自己身上的特点和想法。
无论做事还是学习,向圈子里最受欢迎的人看齐,就能长久地留下来。
有一部短片就专门探讨这个问题——
「合群」与「异类」的矛盾。
01
短片的开头是生活中很熟悉的场景,一位摄影师在给一个小男孩拍照,摄影师对小男孩说「cheer up,boy.」
这个小男孩,生来与众不同,独特在——
他的情绪表达和常人是相反的。
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其他人因为肚子饿了都在放声大哭,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哈哈大笑。
护士给所有哭的婴儿喂食,除了他。
当他长大的时候,家人都为他过生日,他真的很开心。
但是他的表现出来却是——
把蛋糕切得特别狠,甚至把盘子都摔碎了,夺门而出。
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面对电影中流泪的女主,他深深地被感动。
但他却拍着隔壁同学的肩膀,开怀大笑地说「多么悲剧呀!」
大家都认为他价值观有问题,纷纷远离他。周围人很不理解他的做法,他有口难辩。
悲剧的是,他的悲伤就是微笑的样子。
他再也受不了一直活在别人的不解和责怪中。
于是,他决定让摄影师帮他做出一些改变。让他能够在镜头前多次练习微笑,做到和常人一样的情绪表达。
摄影师为他创造了四个场景供他练习,并且实时拍摄,以便记录他情绪表达时的模样。
第一个场景,学会和异性交流时要绅士。
摄影师换上潜水服假装是水里的美人鱼,和小男孩互动练习。
但是他实际的内心感受是相反,所以他真实的眼神看起来是轻佻的。
第二个场景,学会把悲伤流露给家人看。
他只能去到水龙头前用手指沾水划出泪痕。
妈妈拥抱安慰他的那一刻,他的眼里瞬间充满了泪水,但他却说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于是,他开心到放飞自我,笑得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摄影师无奈,只能够给他制作一些微笑的表情贴在脸上让他适应学习表情的丰富度。
第三个场景,学会与同伴在一起玩耍要大笑。
他实际的内心感受是很悲伤,面对镜头时只能够用手指来撑开笑容。
第四个场景,在毕业照上和同学开心地合照。
经过前面的几次练习,男孩已经学会下意识地做出和内心感受不一样的表情了。
这一次,他很熟练地在镜头面前笑了。
拍完毕业照后,他站在贴满毕业照的墙面前,盯着那些照片看。
照片墙的两边其实还写着「congrats grad」 意思是「祝贺毕业」。
这里其实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指男孩在学业上毕业了。
另一层是暗指他为了能合群,努力改变在感官表达方面异于常人的「缺点」,他也终于要毕业了。
摄影师很满意这样的结果,告诉小男孩,只要在毕业典礼上再来一次这样的笑容,就能圆满地结束了。
摄影师这时候穿了一只鸡的服装,在台上给大家拍照。
但他发现——
那个表情很特别的小男孩不见了。
放眼望去,台下全都是标准的笑容。
摄影师那一刻才明白——
他亲手把一个拥有特殊自我标识的学生给 「调教」成了统一标准的未来社会人士。
他无奈地倒在台上的,台下也全都是统一地大笑起来。
于是,摄影师决定找回那个小男孩。
后来,他在人群中,所见的都是穿统一服装的上班族。
他们的神情、姿态都是一致。
每个人似乎都变成千篇一律的复刻版。
这样的情形,其实生活中也很常见。
在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的广州地铁上,虽然大家服装各异,但是面容的疲倦感和眼神的空洞感却是大同小异。
每天在狭小的车厢里,推推搡搡,熙熙攘攘。
再大的「异」也会被两点一线的标准生活渐渐磨成「同」。
摄影师拿出男孩开头拍的第一张搞怪照片,叹了一口气,说「你以前很好找的」。
说完掀开一块黑布,回到了曾经拍照的地方。
小男孩的声音淡淡传了出来——
「你想我了吗」
小男孩慢慢退后,摄影师以前为他拍的照片都全部飘在空中,被风撕成了碎片。
摄影师跑向小男孩的过程中,他身上的服装发生了变化。
从西装革履的上班族蜕变成了一只鸡;
从鸡的模样变成拍毕业照穿正装的样子;
从穿正装的样子变成了穿学士服的样子;
又从穿学士服变成了穿潜水服的样子。
这里的情节其实是一处伏笔,之前摄影师为小男孩创建的练习场景都和这里的服装变化有所对应。
这也暗示:摄影师以前的想法都被现在的他一一推翻,摄影师只想回到过去,和小男孩相遇时的场景。
最后摄影师潜入水中,浮出水面的时候和小男孩同坐在一条船上。
小男孩拿出相机,对着摄影师说出开头的那句话「cheer up,buddy.picture!」
摄影师脱下眼镜和胡子后,摆出了和小男孩一样搞怪的表情。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02
不知道你能否看得出来,摄影师其实就是那个小男孩,两个人是同一个人。
这部短片以「个人内心自我和解」的角度来讲述生活中「异类」与「合群」两者的矛盾。
摄影师其实是小男孩内心的一个影子。
小男孩在生活中因为自身的特殊引来了很多人的不解与疏离。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渐渐由「很奇特的人」被视作「不合群的异类」。
所以,他内心拟化出一个旁观者影子——摄影师。
来指导他做出符合世俗标准的表情和语气,不要再因误会而被他人孤立。
他努力去尝试,也最终做到了。
但是在「成功」的那一刻,他才明白了,以这种形式融入集体的成功 ,其实是另一种「湮灭在茫海人群」的失败。
他努力学会迎合他人,去成为他人,却逐渐忘记自我,失去了自我。
他确实找到了融入群体的感觉,但是却以抹灭自我的方式融入,这种融入到最后「连自己都认不出自己」。
畸形的融合,给他带来的是迷失自我,而非群体的共鸣。
小男孩在经历这一系列的练习和挣扎后,最终同自己的内心和解了。
他终于能坦然接受在别人眼里那个「异类」的形象。
因为他明白了,更可怕的不是比被视为异类,而是——
一个人毫无知觉地被岁月变成复刻版,就像是流水生产线下一件件相同的工业品一样,整齐而划一,却失去了作为人体验生活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
这也是我认为这部短片很不错的原因之一,它给我们提了个醒。
03
在现在这个浮躁且功利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每天都马不停蹄地向前赶。
我们很容易就忽略了自己的初心,忘记了曾经那些自身独有的特点。
自我本色的标识,是一件不易坚守但却又必须做到的事。
有时候,为了适应外界的环境,比如说,为了合群所作出的个人原则牺牲,最后反而成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在我高中时期,班里有一个女生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原因之一是这位女生长相确实有些异于常人,但更重要的是她在班里的表现。
她虽然样貌与常人不同,但却是一位非常善良开朗的女生,真的是非一般的积极分子,非一般的热心肠。
按道理来说,有这样品质的女生,就算其貌不扬,大家也会很尊重她。
但事实上,却不是如此。
这位女生每天都会很早到教室,帮她的前后桌们去装水。
刚开始,她的前后桌都挺感激的。
后来她也会帮班里其他有需要的同学打水。
你会看到一个娇小的女生怀里抱着七八个保温杯,在课间别人休息的时候,匆忙跑去排队打水的身影。
渐渐的,这种自愿帮忙变成了一种义务。
我后来听到了她的某一位后桌当场指责她怎么还不快点去打水,也听到了这位后桌私底下说她坏话。
班里的部分男生,在和她说话的时候会显得很不耐烦,只想她快点走开。
当她在群里说话的时候,没有几个人会关注到她的话语,更多的是会忽略。
对于这位女生来讲,样貌上的不同,让她觉得有些自卑,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异类。
所以,她拼命用各种方法来「弱化」这个异类的身份。
她在班里表现得很活跃,很积极,对待同学很热心,老师交代的任务,她都会去努力完成。
她会对所有人无条件地好,无条件地奉献自我。
她为的,就是能够真正融进班集体。让大家能够不要因样貌而远离她,和她成为好朋友。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却浑然不知地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给丢失了。
让别人得寸进尺,将帮忙当作是一桩理所应当的义务和责任。
她都忘了,自己的初心,就是想让大家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她,能够和大家平等地交流。
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无视甚至不尊重她,她也没说什么,还是继续当回以前的老好人,任凭别人利用。
为了躲避自己「异类」的形象,矫枉过正,其实又是跳入到了另一个极端的点。
保持自我的本色,不卑不亢,才能够真正成为自我。别人,也不会轻易地看轻你。
就如短片中的男孩在开篇拍了第一张表情搞怪的照片,并介绍自己说「This is me,durian.」
摄影师却拿走照片说「 I don't think that appropriate.」(我认为这并不合适)
下次,如果你也遇到了这样的摄影师,你可以飒爽地回一句「I am what I am!」
04
短片中的小男孩会想改变自我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在世俗观念的标准下,不得不低头。
但有时候世俗的认知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在现在越来越多元认知的世态中,我们应该要有自己清醒的判断,认真地做自己,而不是被世俗观点所框住。
就举一个例子,如果老人摔倒在路边,你会去扶吗?
在网上出现了那么多扶老人惹上麻烦的新闻后,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会倾向性选择不扶,因为不想因为善良却惹祸上身。
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人之常情,因为做好事却被讹,确实也是很悲凉无奈了。
而我的一个好朋友在面对这道选择题的时候,她当时的选择是「扶」。
因为那个老人就倒在了大马路边,有一辆大集装箱车快要迎面驶来,她实在不忍心看到那位老人的身体被车子碾压。
虽然她同行的男朋友是反对的。
但在她的坚持下,两个人就这样扶起了倒在路边的老人,还帮忙将倒在一旁的电动车扶起。
两人就这样一边扶人,一边扶车,还一边问路,花了几个小时将老人平安送回家。
在天色昏暗中,两人默默将这桩善事做好了。
但接下来的事,如你所料。
两人被讹上了。
第二天,老人的家属便到学校理论,要求找到撞倒老人的两位学生索要赔偿。
我的好朋友震惊不已,当晚老人的家属当面向她们感激道谢,事后却完全变脸要钱。
这件事情闹了持续了一个多月,我的好朋友进进出出校长办公室,课都上不了。
当时的我们正值高三呀,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
但是,这件事情,却还没收尾,迟迟在发酵。
最后,我的好朋友决定通过新闻的力量来挽回自己的清白。
两人在周围人的帮助下,把此事发布在当地的新闻网站,以及投稿给腾讯新闻等大媒体。
我们当地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找到了我们学校,愿意报道这件事情的原委。
在新闻媒体的压力下,老人的家属终于肯出面并且选择合解,还两人清白。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但在此之前,两个人却饱受非议一个多月,而且还是在即将要参加高考的倒数阶段。
那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两人来说,难熬。
高考的压力,父母的指责,家属的无赖,冤枉的无奈…… 一个月内统统都砸向了这两个高三生。
现在的我只是寥寥几笔淡定描述当时的事件,但是真正的五味杂陈才是打翻在两个人的心里。
虽然这件事给我的好朋友带来了很多困扰,但同时也让她成长了许多。
在风波过后,我和她再谈起此事,我问她——如果时光倒流,再让你选择一次,你还会去扶那个老人吗?
她轻轻地说「我还会」。
我在心里除了说「你真傻」之外,也只能说「我懂你的选择」。
因为如果她选择了无视,她无法在以后的深夜回想起来,做到问心无愧。
她会一直记得,自己曾经就因为不想自己受到伤害,却亲眼直视一条生命就这样断送在自己的面前。
那些画面,都会让她以后无法心安理得做好自己。
可能有的人还是会认为,两个小年轻真的是奇葩,明知会惹祸上身还那样飞蛾扑火,实在是太单纯太年轻了。
所以,在针对扶老人这件事情上,对于这部群体来说,她他们两人就是属于「异类 」。
那两人需不需要为了和「世俗观点」做到同步,而去改变自己的选择呢?
我觉得只要——
能认真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不要被世俗观点所绑架,那就是最无憾的选择了。
因为,这个社会从不缺沉默的过路人,缺的是敢于发声的独行侠。
05
虽然这部短片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异类与集体的割裂,突出强烈的 个人主义色彩。
最大程度来讽刺在群体的世俗标准压迫下,让个人的独特之处完全丧失。
但在实际生活中,异类与合群其实并不冲突。
前提条件是——
这个无形或有形集体的氛围是个性开放自由之风,在保留自我本色的基础上是可以适当做出一些调整的。
真正和善且融洽的群体是能够包容住个人的「异」,而非强求牺牲个人的异而去换取集体的「同」。
这个集体,不仅指各种小团体,也指现今的社会。
小时候,我们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因为你会受到排挤,融不进别人的圈子。
所以,我们为了能够「合群」,不被孤立,拼命将自己身上与众不同的标签以及自己做事的原则统统抹灭掉,就是为了不让别人把你当成「异类」,而是「同类」。
长大后,才发现,原来你曾经丢掉的,是那个真正的你。
如果把人当作是一个个的圆,在社交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融合,就是将每个圆进行相交。
交集的部分就是融合的结果,为了能够加深融合,我们会不断扩大交集的部分,直至两个圆重合在了一起。
但是,最后你还能分得清原先哪个圆是哪个圆,你还是原先的你吗?
而为了故意成为异类而去成为异类,那就一定是中二病犯了。
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异类。
每一个个体成长经历不同,塑造的也是不一样的灵魂。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个人的独特之美放大,形成强烈的自我标识。
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不就是因为这么多独一无二的灵魂吗?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
不要因为生活和成长,而变成所谓的被磨平了棱角。
人是存在主观能动性的。
棱角从来不是被磨平,而是我们自己主动卸下。
活着,就是要和生活反抗到底。
保持住「异类」的本色,就是我们的武器。
So,just be yourself and keep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