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为孩子的行为建立什么样的规则?如果要我说的话,只有一条规则,就是确保安全,说得更确切一些,是避免孩子从事高风险的活动,比如在停车场乱跑。而我们往往误解了安全的概念,比如有些父母害怕孩子骨折而不让他去学旱冰,其实只要做好适当的防护,骨折的概率是很低的,比出车祸的概率都低,如果你天天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却以不安全的借口不让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这是一种认知偏见。
除了以上这条规则外,制定和实施其他规则,不如将育儿过程视为组织家庭生活的一种方式,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举个例子,如果父母的家庭生活充斥着电视、ipad和手机屏幕,那么和孩子约定屏幕使用时间的规则,将变得徒劳。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吗?是的,我们的言行会成为孩子的指路灯,我们只需要依靠自己存在的力量去引导孩子,就不必再强加给他们任何外部的控制,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爱学习、有礼貌、尊重他人的人,那么先把你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当积极的行为成为整个家庭生活的一种日常方式时,逐步也会成为孩子的习惯。讲个我自己的小故事,我喜欢看书,家里有很多藏书,女儿几乎每天都会看到我花时间阅读,每周我会带她去一次图书馆,给她借绘本,这已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她每周都期待和我一起去图书馆,每天都期待我和她讲绘本。幼儿园在圣诞节组织亲子活动,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为家长做一张贺卡,并在众多贴纸中选择一个父母可能最喜欢的东西,贴在贺卡上。当我看到我女儿送给我的贺卡时,我颇感欣慰,因为她选择了一本书的贴纸送给了我,而我旁边的全职妈妈收到的贺卡上,是一个硕大的电视机。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事情你怎么做,并不能要求孩子立刻依样画葫芦地模仿你的行为,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一面,你喜欢看历史书,可能孩子会对科幻题材的故事感兴趣;从另一方面讲,有些你没有做到的事,强行让孩子去做到也是不合适的。我的建议是所有活动分为两类,生活必需的活动和可有可无的活动。
刷牙、洗澡、学习、阅读、发展社交关系、尊重他人等等,都是生活必需的活动,这不是我们潜意识的偏好,而是每个人健康发展所必需的东西。在确保自己做到这些要求的同时,在大原则下根据孩子的喜好进行引导。比如孩子晚上不喜欢刷牙,因为牙刷毛太硬了,那么你可以购买一个儿童牙刷,我就买了一个迪士尼的儿童电动牙刷,每次开始刷牙,手机上会出现一个模糊的区域,并根据孩子刷牙的过程不断清晰,2分钟后,会呈现出一个迪士尼的卡通人物,并给予孩子刷完牙的肯定,有点像通关打怪兽的感觉。让孩子吃蔬菜是必要的,但你喜欢吃的西兰花孩子不一定喜欢,也许她更喜欢豌豆,关键不在蔬菜的材质,而是味道,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
与之相反,有些我们都没做到的,或者不是生活所必须的活动,就是可有可无的目标。比如,让孩子学钢琴、芭蕾、游泳、绘画等等。对于这些活动,我们不要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给予他们选择兴趣的自由。让你的孩子有更多选择是好事,但选择权在孩子手里。很多家长说,孩子一开始对钢琴感兴趣,但每天逼着她练琴却成为非常苦恼的事情,是不是就不让她继续学了呢?我想说,第一,如果你在孩子面前每天都在坚持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并逐步取得进步,这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第二,不要给孩子压力,不要以固定的标准去评判孩子做得好还是不好,鼓励她取得的每一个进步;第三,给她选一个好老师非常重要,好老师的标准不是技能有多高,而是要具备点亮孩子内心花火的能力,如果孩子很喜欢一个老师,哪怕她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在做兼职,和学院的老教授相比,这位学生可能是更适合的启蒙老师。一旦孩子内心的灯被点亮了,后续的学习你根本不用担心。
作为父母的我们,先修炼自己,并把积极的行为融入家庭生活的文化之中,才能引导孩子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