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入话】
小时候最烦的就是大人拿咱们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而且都喜欢跟那些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别人家孩子比——那些尿炕的一个都没有哇!
这种习惯古已有之,不但非亲非故的人要比,连亲兄弟也要被拿来比较。
《世说新语》里就有这么一则故事: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中国人真是喜欢比较啊,父母之间在比,平辈之间在比,到了各自的儿子这里,还要被拿出来“拼爹”!
简单介绍一下上文中的几位人物。
陈元方——注意,这个元方可不是那个“元芳,你怎么看”里的“元芳”啊!
他姓陈,名“纪”,字“元方”。生于129年,卒于199年,享年七十岁,在古代算是高寿的了。他是颍川人。和弟弟陈谌(季方)俱以至德称。这兄弟俩和他们的老爸陈寔(因为在太丘做过官,所以尊称为“陈太丘”)在当时并称为“三君”。
东汉末年发生了党锢之乱,陈元方遭党锢后,发愤著书——《陈子》,凡数万言。累辟不就(朝廷征召他去做官,他就是不去的意思)。
后来董卓入洛阳,死乞白赖地封他做五官中郎将,估计因为迫于董卓的淫威,不得已而出山做了官,后来累迁到尚书令。
建安元年(196),袁绍当太尉,假模假样要把官职让给陈元方做,老于官场的陈元方才不上当,坚辞不受。最后只是做了个摆设似的官——太鸿胪,终卒于任上。
他们两兄弟的父亲陈太丘,名“寔”([shí,“实在”的意思),生卒年为:公元104年~公元187年,比儿子还高寿。
这个故事讲的是陈元方和陈季方的儿子们互相“拼爹”,都说自己的“老豆”了不起,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去找爷爷陈太丘仲裁。当爷爷的要当着孙子的面点评儿子,该怎么说呢?
大家可得学学啦,因为以前只生一个,没得比,以后随着二胎、三胎常态化,早晚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而陈太丘老爷子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谁也不得罪!
一个难(nán)为兄,一个难(nán)为弟!——都差不多,难(nán)分彼此!
同志们,这都是智慧啊!一招鲜吃遍天,都不得罪。
同时还留下了一个“难(nàn)兄难(nàn)弟”的成语。
之所以这个成语到现代被完全用得走样了,还是因为民间高手太多,从古至今魔改成风。真是古有“难兄”,今有“伞兵”。
顺便提一句,文中的“陈元方子长文”,名叫“群”。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的重臣。风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魏律》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瞧,就是三国杀里这个翻来覆去“定品”、“法恩”的家伙。
【世说】
哎呦,入话有点多,赶紧言归正传,说说“当年情”。
除了自己人之间比较,更多的是相近人物之间的比较。比如管宁和华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成语“割席绝交”就出自这个故事。
很有意思,两人同处三国乱世,如何在这个乱世中保全自己的性命、致力自己的德行、流传自己的思想,就不得将这两位作一番比较。
华歆,在《三国演义》里是个反面人物,罗贯中说他:
“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
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
此人在乱世的生存之道就是趋炎附势、趋利避害。
华歆是根正苗红的孝廉出身,在士大夫阶层很有些名望。
在汉末做过一些小官,董卓掌权后迁都长安,华歆为了自保,偷跑了出去,投奔了袁术,后来累官做到豫章太守。不过这个人为官倒也清静廉洁,颇受爱戴,被扬州民众共推为刺史。但是华歆却因没有皇帝的正式任命,坚辞不受。
孙策占领江东后,华歆知道自己不是孙策的对手,于是整理好自己的衣冠,列队欢迎孙郎的接管。而孙策和他的继承者都知道华歆是一面可以利用的道德、文化旗帜,刻意加以笼络。
然而,华歆并不安于偏安的江东,他还是和年少时一样,向往“乘轩冕”的生活,所以在孙策死后,借口献帝召唤,至许昌任职——其实分明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已,从而跳槽到代表中央政府的曹魏势力一边。去更广阔的平台上施展自己。
当华歆离开江东的时候有件事,倒颇值得玩味。
华歆离开时,很多人都去送他,顺便送些财物给他,华歆来者不拒,一一收下,但是却暗中在赠金上作了标记。临行之日,他把那些钱统统摆出来,对送行者说:
“本来没有拒绝诸位馈赠之心,所以收受的礼品很多。想着我这次是孤零零地单车远行,本来是无罪之身,但怀藏壁玉就有被杀的理由,望宾朋好友为我想一个万全计策。”
明里感谢、诉苦,实则凡尔赛了一把,并将钱物奉还,于是众人只好收回原来的赠予,并佩服他高尚的品德。
有人据此说华歆高风亮节,清正廉洁。
看看上面那则故事里,年轻的华歆捡到黄金的时候,也是先拿起来,再扔出去,何其相像!
华歆不是不爱财,他是更在乎自己在公众面前“不爱财”的人设!与其说清廉,不如说聪明——小聪明!
果然,华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最终暴露了自己势利。
史传,汉献帝与伏皇后欲藉岳父伏完之力诛杀曹操,不幸事迹败露,华歆率兵入宫搜捕伏皇后,在墙壁夹层中找到伏皇后,并亲自动手揪住皇后的头髻,将她拖出去见曹操,并处死。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群臣还在议论世子曹丕如何继任之时,华歆竟然星夜从许昌赶到邺城,变戏法一样拿出汉献帝的诏命,确立了曹丕继任的正当性。
华歆之所以能如此神速地为二代主子的上位铺平道路,实在是因为他刻意钻营的本性使然。他早有准备,早就准备好了诏书,并早早地逼迫汉献帝签字画押。
同年12月,曹丕代汉称帝,华歆则登坛主持受禅仪式,向曹丕献上皇帝玺绶,事后,被曹丕回报了“司徒”的高官。
而他当年的好友管宁则选择了另一种生存之道——隐居。
相传,管宁的祖先是齐国的管仲,在天下纷扰的时候,管宁避居辽东,专心著书立说,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育工作。为新一代东方人的文化传承默默地做着贡献。
后来看出辽东公孙氏早晚要造反,所以趁曹魏中央的邀约,于30年后的公元223年返回了中原。
果然不出几年,辽东公孙渊起兵反叛,被司马懿攻灭。
而回到了中原的管宁始终坚守自己隐居的初心,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惑,拒绝了数次征召,于241年,留下了《氏姓论》一书,安祥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八十四岁。
【新语】
管宁的一生,如同上文故事中一样,宁静淡泊,对财富荣华不屑一顾(与瓦石不异),也不趋炎附势,对于刻意钻营的老朋友也会不顾“当年情”,毅然割席绝交。
当华歆挥手扔掉金片,管宁挥刀割裂坐席的时候,两人的高下是否就立判了呢?
我看未必,身逢乱世的第一要著是“苟活”。管宁的“隐”和华歆的“显”都是为了“苟活”而已。两人都活过到了高寿,谁的人生又比谁更“高贵”呢?
面对乱世,有人选择随波逐流,有人选择忍辱负重,有人选择奋起反抗,也有人选择趋炎附势、刻意钻营。
华歆爱惜自己的人设,所以归还不菲的馈赠;管宁也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不居危邦返回中原。为的不都是——苟活吗?
乱世如此,盛世又何尝不是呢?
所谓的比较,无非是在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而别人的人生又很曾因此而改变分毫呢?
有道是:说旧说新说不尽,难兄难弟难为情!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