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瞬间,这些道理我懂啊,怎么就是比不上去某某生活的好呢,可能在心里会冒出一句话“明白了这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一生。”——在我看来,这句话是普遍适用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掉进过这个坑里。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知行关系问题,也是最古老的一个问题,知道和采取什么行动到底是什么关系。其实知道而没有去践行,这样比不知道更糟糕,你会产生落差,产生不满。
那么如何将认知实实在在地化为行动呢,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就是确立目标、方法、流程和解决方案,然后去执行。也就是说正确的认知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做好情绪管理。
说到情绪,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负面情绪的管理,当然这是我们采取行动的第一要务,没有良好的情绪,我们怎么能前行。
情绪的认知和管理
可以这么说,各个文明中的宗教都是在对个人的情绪和行为进行管理。
1.观和察
佛教讲的是一种觉悟、觉察,是要深切地意识到你现在的状态:当你的怒气起来的时候,你要学会觉察“我现在正在发怒”;当你变得贪婪的时候,你要形成一种本能的反应“我现在陷入到贪婪。”——佛教和与佛教相关的宗教都强调“观和察”,“观”是不带评价地看你现在的状态,一旦你进入到“观”的状态,你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在改善和协调你的状态和行为了。
有一个最简单,很生活化的例子:女生哭的时候,她如果把自己关在一个黑屋子里哭,就越哭越来劲,但如果她是站在镜子面前哭,就哭不出来——因为当她看到自己在哭的时候,这个行为本身就在抑制她现在的这种状态,避免了这种状态进入极端化。
看过《西游记》的同学应该都特别有印象,别人叫孙悟空“孙行者”,他是不能答应的,一答应他就被收服了。你看到孙悟空的降妖过程最终都是走上层路线,找到一个管这些妖魔鬼怪的人,当它们的主人过来叫出它名字的时候,妖魔鬼怪立即就现出了原形——这是一种情绪管理的重要的方法,当你处于某种状态的时候,第一步你要观,要看见,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自然地被降伏。当然,这只是管理情绪的最基本的方法。
2.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观察者
首先,我们要管理我们自己,要将我们的行为和状态可视化,或者是客观化。写日记是一种方式,写工作日志也是一种方式,所以,我们要管理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抽身出来,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观察者。通过让我们的状态变得可见,在一定程度上降伏我们的状态。当这个东西、这种状态用文字、图表变得显而易见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找到解决之道。
儒教讲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建立自我管理,进行经常性的自我核算的一种方法。基督教传统中的忏悔、祈祷,看起来像是迷信,但无形中它产生了一种方法,一种超越了具体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以经常的、固定的、抽身出来的,站在一个更高的参照系来看自己的习惯,这样能更好的管理好自己。
管理好我们的情绪,才是我们笃定行动的前提,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