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21日)夏至,今天的温度就有点示威了。身着蓝底白点T恤和白色九分裤的我,站在车站等待着59路的到来。昨天文丽发微信说脑子最近不够用,要借我的用用。我这个一碰逻辑就头疼的人,脑子似乎不好意思借给别人,还是借给一个我欣赏的工科女子。
上午10:00准时开始了妈妈导师研修初阶小一班的第二节课。上节课的主体内容是关于聆听,比较通俗易懂。本次课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设框,正好在周一的分析例会上一位妈妈导师在带读书会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困难:一个参与读书会的妈妈要求退费的事情,让她有些困惑。这个事情的出现是个契机,正好让我们妈妈导师们认识到设框(即“立界限”)的重要性,并积极学习如何设框。
课程一开始,文丽老师在墙上的一张大白纸上画了一个大圆。邀请我们每个人在大圆外面各人画个小圆,小圆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办读书会的初衷或者目的。
每位妈妈导师陆续上去认真地写着:
张荣:倾诉、快乐;
郑海容:连结、整合、提升;
赵霞:Coaching分享、成长、开心;
听听:归属感、连接、信任;
李菊华:交流、互助;
廖倩:看、听、说、写、演;
思燃:交友、分享、自我成长;
刘静:分享、成长、剖析、归属。
每位妈妈导师就自己所写的做了一个简单的讲解,以便大家了解。
根据大家所写、所说,同时结合妈妈导师带读书会时遇到的困难或者困惑,文丽老师将整件事情中涉及的几个人做了个梳理。1.带读老师、2.场馆的老板(同时是参与读书的妈妈)、3.某位参与读书的妈妈(同时是场馆的客户),其中有两位都是双重身份,且3是封闭式读书会进行了几期后中途参与进来的。这里面,明显是因为没有立界限的原因。因此,在未来的读书会中,我们需要进行立界限(即设立基本的规则,以便给予参与者更好的体验)。
梳理了具体案例,文丽老师给了大家中肯的建议:每次读书会后,除了邀请参与的妈妈们填写自己的参与感受外,带读的妈妈也填写本次带读的收获,同时鼓励带读者以文章的形式记录下来(写的过程是再次梳理自己,同时文章可以对其他的妈妈有触动或者启发)。写着写着,便找到了自我成长的节奏。
课程讲述中,文丽老师穿插了几个小故事:一个是她找音乐工作坊场地时,与场地方沟通的故事;一个是她以前观察家里两只猫在打斗中互相学习的故事;一个是多多卖灯笼的故事;一个是蝴蝶破茧和小鸡破壳的故事。烧脑的逻辑设框讲解,添加了小故事的深思和笑声,瞬间将脑子里的圈圈线条拉直。
最后,再次回到逻辑上来。
一个三角形,形象地描述了“妈妈读书会”学习的五个层次:养育者的陪伴、同类教习、社会化、沟通、学。
妈妈读书会能够从无到有,从一到二、到十,正是遵循了这五个逻辑分层。因为参与读书会的都是妈妈(全职居多,她们是孩子的直接养育者,这个共同的身份让彼此距离瞬间拉近,并且因养育的话题,彼此有了陪伴的理由),同类的人一起教导和学习,学会与孩子、伴侣及他人的沟通,达到学的目的(自我成长、体现自我价值)。
全职妈妈这个群体是特别需要别人理解的人,经由一起读书和学习后,也是最能理解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