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印象及如何煮饺子
我的家乡在面食之乡山西,饺子是家乡人非常重要的吃食。关于饺子的说法有很多:“站着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家乡人在很多重要时刻要做饺子、吃饺子。春节、中秋及冬至时节,要吃饺子表达吉祥如意、阖家幸福、喜庆团圆的美好愿望;亲朋好友来访,主人要做饺子来表达对客人热烈欢迎;过生日,要吃饺子祈愿未来健康、发财、交好运;新婚时刻,父母长辈给新人吃饺子祝福他们早生贵子、幸福永远;亲人过世,亲友子孙在在亲人长辈坟前祭奠饺子表达一份思念。
好吃且富有营养的食材都可做饺子馅。馅有肉和素的。一般肉馅有牛、羊、猪、鱼、虾等,配菜有芹菜,白菜、韭菜、茴香、萝卜、莲藕、西葫芦,金瓜及酸菜等。我在北京时还吃过一种菜叫角瓜,光听音,一度以为是“饺瓜”。长椭圆形的,有灰绿、橘黄几种颜色的,比西葫芦大,也不像金瓜,跟猪肉搭配一起做饺子非常好吃。经典饺子有:猪肉白菜,猪肉大葱、猪肉莲藕、猪肉酸菜,猪肉韭菜、猪肉茴香、牛肉芹菜、羊肉胡萝卜,素三鲜(韭菜、香菇和鸡蛋),肉三鲜(韭菜、香菇、虾肉)等。一般用中、高筋的小麦粉做饺子皮。
按加工方式分类,饺子有蒸饺、水饺和煎饺。有的地方还有烤饺子。为了在蒸制过程中锁住馅的汁水,蒸饺一般用烫面做。而煎饺又叫锅贴,把包好的饺子在平底锅用油煎制而成。
因为饺子制作工序多,要做馅,和面,包饺子,煮饺子等。小时候,家里做饺子要用最原始的手工方法完成,做饺子是家里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剁肉、剁菜,捏饺子皮……加之那会儿的人肚里没油水,吃的多,吃一顿饺子要全家老少一齐上阵忙乎一上午。记忆中,我吃的最多的一次,是在初中时一顿吃了52个韭菜馅饺子。
困难时期,平常的日子都过得捉襟见肘,逢年过节也很难吃到一次像样的饺子。没有白面,只能用荞面、高粱面做杂面饺子,没有肉和蛋,只能用菜做素馅饺子。杂面弹性不足,不好包,还不耐煮,稍有不慎,饺子就爆皮了。这杂面饺子谈不上好吃,只能算老百姓对过节的一个交代,一种仪式感。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市场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饺子不再是节日的专属,甚至成了快餐,食堂、饭店,甚至点份外卖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饺子。如果你想体验做饺子的感觉也一样方便,肉馅、饺子馅、饺子皮都可以买到甚至外卖到家。只要你吃不腻,顿顿吃饺子也完全能做到。
尽管如此,逢年过节还免不了要在家里吃饺子。在举家团圆的时节,全家老小围坐一起美食美酒过后,再上一盘热乎乎香喷喷的的饺子,岂不美哉!
那么,你会煮饺子吗?
合格的饺子至少应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煮熟,当然是皮和馅都要熟,二是不粘连不爆皮。
煮饺子的锅要够深,水量足够多,这样保证饺子下锅后活动空间大。
开水后下饺子,将饺子顺着锅壁溜进水里,这样不会把锅中滚烫的开水溅出来。饺子数量以能在水里面能活动开为原则。一次下饺子太多,易将饺子皮煮晕甚至煮烂,饺子皮烂了,水通过破洞进入冲淡了饺子味道,而熟肉或素馅饺子比如韭菜鸡蛋馅儿,一两个饺子破皮就足以让一锅汤里像仙女散花般飘满了菜馅。
防止饺子粘锅底。要边下饺子边搅动,刚下锅的饺子是沉在锅底部的,注意是用汤勺底部推动饺子附近的水,从而带动饺子在锅里转起来,而汤勺是不能直接碰到饺子的。
盖上锅盖,保持大火,待饺子全部受热后,会慢慢从锅底浮起到水面,等水开后,为防煮爆皮,要改中火,往锅中加适量冷水,直至下次水沸,这叫“点水”,一般生肉馅的饺子熟的慢些,要点5次,熟肉馅儿或者素馅儿饺子点3次。
饺子煮过头了,饺子皮会发晕,特别是素馅或熟肉馅饺子千万不能煮过,熟过了容易开口,煮熟了要尽快捞出。
除非您吃的是汤饺,煮熟后的饺子不宜在汤水中长时间浸泡,捞饺子时一定把水控干后再盛入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