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运动锻炼方式。近年来,马拉松深受都市白领的热捧。像名气较大的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和广州马拉松更是一签难得。尤其在车企追求品牌宣传的赞助下,城市马拉松更成为了“爆款”,大有成为席卷全中国的潮流趋势。
或是因为其包蕴的跑步文化,或是因为可以在其艰难的行进中储蓄能力,或是可以展示出领袖风范和个人魅力,或是因为其让人体感受着极限体验的乐趣,马拉松运动吸引着大批的年轻人,中产阶级,作家,企业家加入到马拉松的行列中来,如我们熟知的村上春树、潘石屹、孙楠等。
一入跑者深似海,从此装逼是常事。爱上马拉松的跑者有着各种理由。诚然,刚开始接触跑步,是因为在朋友圈上看到朋友晒出的各种马拉松奖牌,几句跑完的感受便重燃了跑步的激情。而对于我来说在跑步的过程中慢慢的发现这其实是认识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它没有汽车那么快的速度,也不会因为道路的限制,我们完完全全可以自己掌控路线,在规划的路线中探寻城市不一样的美。在一个早起的晨曦,穿上跑鞋,告别赖床的习惯。去晨跑就是看着你所在的城市慢慢的苏醒,可以看到楼下的早餐店阿姨已经在张罗,可以看到环卫工人正在打扫着街道,世界又开始一天忙碌的生活。
村上春树喜欢一个人独跑,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这本书写道,他享受着独处带来的乐趣,在跑步的过程中审视内心,捕获每一缕稍纵即逝的遐想,直面最真实的自己。书中记录了一趟超级马拉松,全程100公里的跑步之旅。书中这样写道:清晨5点,我踌躇满志地站在了起跑线上。比赛的前半段是从起点到55公里休息站间的路程。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安静地向前跑、跑、跑,感觉和每周例行的锻炼一样。到达55公里休息站后,我换了身干净衣服,吃了些妻子准备的点心。这时我发现双脚有些肿胀,于是赶紧换上一双大半号的跑鞋,又继续上路了。从55公里到75公里的路程变得极其痛苦。此时的我心里念叨着向前冲,但身子却不听使唤。我拼命摆动手臂,觉得自己像块在绞肉机里艰难移动的牛肉,累得几乎要瘫倒在地。一会功夫,就有选手接二连三超过了我。最让人心焦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超过我时大喊:“坚持下去!”“怎么办?还有一半路,如何挺过去?”这时,我想起一本书上介绍的窍门。于是我开始默念:“我不是人!我是一架机器。我没有感觉。我只会前进!”这句咒语反复在脑子里转圈。我不再看远方,只把目标放在前面3米远处。天空和风、草地、观众、喝彩声、现实、过去——所有这些都被我排除在外。神奇的是,不知从哪一秒开始,我浑身的痛楚突然消失。整个人仿佛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我开始不断超越他人。接近最后一段赛程时,已经将200多人甩在身后。下午4点42分,我终于到达终点,成绩是11小时42分。
或许对于我们每一个常人来说,我们没有村上春树那样细腻的笔触去描绘跑步时内心的感受,我们也没法破解人生复杂之谜,但是通过跑步,尤其是马拉松,我们往往可以在身体代偿,肉体艰苦换来心灵的片刻清明,让我们去面对真实的自己,很多问题在跑步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解答。马拉松42.195公里的距离,像及了人生旅途。起步时我们一脸神采奕奕,甚是轻松。我们跑步的节奏就像我们生命的频率,跑步需要通过呼吸来协调运动,人生也需要独处来协调自我困惑。跑步虽然不会创造什么奇迹,但是可以帮助我们在这段时间内,专注于内心,学会去反省,学会去如何料理自己的人生。跑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便会感觉到双脚如注铅一般,我们会找各种理由让自己坚持下去,双脚的摆动成了下意识的机械运动。正如村上春树所说的“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机器,所以什么也无须感觉,唯有向前奔跑。倘若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也许就会在途中因为苦痛而崩溃。
这种“跑者蓝调”的心情正是在跑步过程中直面人性的孤独,意识的空白强迫我们内省,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习惯这种孤独,或者说为了逃避这种孤独,逃避跑步带来的身体不适感,所以在想跑步前,我们会显得困难重重。这种会想象,会预想未来导致我们永远不敢踏出那一步,又何止只是在跑步的时候才会出现,在面对人生的很多难题时,我们都会有逃避的心态,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困难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正如最近看《嗝嗝老师》里面,有一句台词触动到了我,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一种能力,那就是怨天尤人。想想我们生活场景,我们遇到问题,很容易就会埋怨,但是埋怨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很多时候,是我们在接受了自己内心的状态后,学着多往前走一步,去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停留在原地抱怨。
当我们跑完马拉松,跑到终点时,我们收获的结果,不是最终的奖牌,奖品等等,而是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与自己相处的,我们思考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完成不仅是对这段跑步之旅的暂时告别,更重要是会加强我们内心的确定感,让我们更相信自己。
去跑步,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实现旧我到新我的自我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