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完作业不能吃饭!”隔壁又传来一声咆哮。每天晚上六点半固定的模式再一次响起,我忍不住发出一声轻叹。隔壁男孩六岁,幼儿园大班,妈妈晚上辅导作业的必杀技能,不给饭吃。有些难受,这让我回想起我的孩子小时候。把作业、学习和孩子的人品挂钩,听话完成作业就是好孩子,不听话不完成作业就是坏孩子。简单粗暴的评价,让孩子内心充满对学习、对作业的厌烦。直到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的境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任何动物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对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人当然也不例外,《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当然孩子的问题比十万个多多了。
兴趣是被别人打掉的!“别人”指谁?家长首当其冲,应试的教育也难逃其责。孩子带着探索世界的兴趣来体验外部世界,家长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不要……,然后上学,被装在生产线上开始运作成为标准化生产的人。学习好变成标签,是评判孩子好或者坏的标准。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是根据个体的独特特征进行辩证施治,所谓"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这就是对病人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进观察,以了解病人的“神”。所谓“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般发出的气味。所谓“问诊“,就是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所谓“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脉诊就是切脉,掌握脉象。触诊,就是以手触按病人的体表病颁部分,察看病人的体温、体表。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看到的是病的人,以人为本。
每一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人,同样需要“望闻问切”,看见“人”的存在。
活生生的人,一层含义就是要把“这个人”当成这个年龄组的人”看待。关于这一点,在孩子小的时候是明确的,比如知道多大的孩子开始添加辅食,而不是一生下来就给他吃馒头;比如知道三个月才会翻身,“三翻、六坐、八爬”,而不是从小就让他跑步。但孩子逐渐长大呢?我们还能做到如此明确吗?经常听说,某某孩子“不懂事”、“幼稚”。到底是孩子“不懂成人的事儿”还是“不懂孩子邡个年龄阶段的事儿”?是成人“成熟”还是孩子“幼稚”呢?民间有话,叫“七岁八岁狗也嫌”—狗都讨厌七八岁大的孩子,为什么?因为一条狗静静地趴在那,这个孩子也会去踢它一脚或逗弄它一下:可这就是孩子,如果这个年龄组的孩子老老实实,在成人看来倒是成熟了——就像一个老人一样,想让狗也嫌弃你,狗都不待搭理你了!这样的成熟是家长需要的?还是孩子需要的?孩子还是孩子吗?
把孩子作为孩子,我们需要明确人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过程和目地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