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吴伯凡老师的问答回复,其中一项叫为什么尴尬人总会遇到尴尬事、拧巴人总会遇到拧巴事?
吴老师讲了一下,就像道路一样,道路它有两种属性,一是让你在上面走,二是牵引你走。我们不管把道路想象成河流,还是扶手电梯,它在很多时候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牵引塑造你,使得你的命运不是“种瓜得瓜”的线性展开,而是在一种不可预期的可能性当中不断形成和绽放。
“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是一种负面的说法;
反过来,你也可以说“土地肥沃了,插根扁担都开花”。
你置身于一个不对的场景中,就相当于置入一个不对的道路当中,一切都是不对的,是一种反向赋能;反过来,土地肥沃了,在肥沃的土地上,插根扁担都能开花,它就是一种正向的赋能。
场能改变置身其中的个体,道路也具有场的特点,同时,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道路又是由你塑造出来的;道路首先在人的心中或者认知当中,是人内在和自身携带的,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尴尬人总遇到尴尬事,拧巴人中遇到拧巴事。
其实就是大家所说的人与环境的相互博弈过程。人进入某个环境,就必然会对这个环境有一定的改造,而环境也会不断的影响人的选择,这是相互塑造的一个过程。
想起罗永浩说了一句话,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总会影响一点什么?如果是个好人,那世界就多一个好人,如果是个坏人,但世界就多一个坏人,如果这个人走了,那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个人。
吴老师在这节课的问答当中,还提出了一个管理的“溢出性”,说了八个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我的理解有点接近于佛学,“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一切事物攀因附缘,结果自然会来。
我又想起朱元璋“初为丐,后为僧,终为帝”,这也就相当于“土地肥沃了,插根扁担也开花”;朱元璋在初期做乞丐时,仅仅只是为了求一口饱饭吃,所以当了和尚;后又当了兵,最终成就了皇帝之位。这可以做为一个正向赋能的例子;一步一步的行进演化中,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结果是这样子的。
现在的我们借用工程家具信息平台,真心的为经销商、厂家、第三方服务者服务,虽说没有明显的盈利模式,仍然全身心投入服务中,你对别人有价值,你自然就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