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不知怎么,最近突然很想读这本书,好像被什么东西牵着。薄薄的书,100多页,7万多字,安静下来的话不用半天就可以读完了。
它最为人熟知的是那句“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名句。我原以为,这种“不屈”的精神就是这个故事的全部内涵所在。但是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它更关乎“尊严”。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一个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已经连续84天一无所获,他生活困窘,一个叫马诺林的男孩陪伴和关心着他。在第85天的时候,他决定出海远一点碰碰运气。终于他钓到了一条大鱼。大鱼把他拖离海岸很远,在花了2天2夜与大鱼周旋后,他成功的抓到了它。然而在返航途中,大鱼的血引来了鲨鱼。老人用他所有可用的武器与鲨鱼展开斗争。最后鲨鱼把大鱼吃的只剩骨架,老人带着鱼骨架返航。
听上去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它确实是。然而这不是重点所在,重点在于一个问题和老人的选择:既然终究还是一无所获,为什么当初不把大鱼丢给鲨鱼当食物?
NO.
“也许我本不该成为一名渔夫,他想。可我就是为此而生的。”这是他对自己的认定。
抓到那条大鱼已经很难了,我们看看当老人与上钩的大鱼周旋时的想法:
“那条鱼竭尽全力要对付的,只不过是我一个人的决心和智慧。”(自我鼓励)
“那我也得杀了它,他说。不管它有多么巨大,多么了不起。虽然这很不公平,他想。可我要让它知道一个人能做到什么,能忍受什么。”(他在与大鱼做斗争,又同情大鱼)
“他认定,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决心,就能打败所有人。”(自我鼓励)
“于是他为这条没有东西可吃的大鱼感到难过。然而,要杀死他的决心没有因为这种难过而减弱。这鱼能喂饱多少人啊,他想。可是那些人配吃他吗?不配,当然不配!从它的行为举止和它那伟大的尊严来看,没有一个人配得上吃它。”(他认为大鱼虽然被抓了,但是它与渔夫进行了长久的斗争,表现出了它的尊严)
当他碰到鲨鱼时,也曾想过要退缩:“太美好的事情无法长久,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我从来没有钓到过这条鱼,我独自躺在铺着旧报纸的床上。”
但是接着出现了那句名言:“不过,人可不是为失败而生,他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结合上下文,老人固然有这样的不屈意志,但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他在知道鲨鱼必然还会再来时的自我安慰和鼓励。因为他知道自己“赶上了艰难的时候,甚至连鱼叉都没有”。
接下来老人的所想则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你生来是个渔夫,如同鱼生来就是鱼……你杀那条鱼并非仅仅为了养活自己,或者因为要靠卖鱼换取食物,他想。你杀那条鱼还为了自己的骄傲,因为你是个渔夫。”
当他击退第二批鲨鱼时,他就承认自己被打败了,但是他还有斗争的勇气:
“现在他们已经打败我了,他想。我太老了,没法用短棍打死鲨鱼了。但是只要我还有船桨,还有短棍和舵柄,我就敢于一试。”
“他觉得自己也许已经死了,它合拢双手,触摸着掌心。这双手还没死,只要把它们简单地张开又合拢,他就能领受生命之痛(渔夫的手受伤了)。”
“他知道自己终于被打败,没有任何补救的余地了……此时他的航行变得轻快了,他也没有任何的想法,甚至没有任何的感觉了,他似乎超脱于所有的一切。”
因为他是个渔夫,所以他无论如何要杀死上钩的大鱼,也无论如何都不会拱手相让这个与他斗争的有尊严的大鱼。
他不是不能被打败,而是不能败的没有尊严。
他做了自己该做的。就像大鱼做了大鱼该做的,鲨鱼也做了鲨鱼该做的一样。
书里最主要的情节部分都是一个老人的自言自语,而说的事情也是他捕鱼这件事。没有离奇的遭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平淡无奇,甚至枯燥。大学的时候曾经试过读它,但是读不下去。现在我知道,那是因为年轻人真的不适合读。青年人的心,热情,好奇,敏感,高傲,更少经失败和挫折。所以武侠、言情、玄幻、悬疑类的作品才是他们的主流。这本书不是。就算看了,也不会有多深的体会。
这大概是本中年人的书吧。人到中年不如狗。中年人的责任不正如那个大鱼吗?困难和挫折不也是要对生活张口的鲨鱼吗?如何选择?
做好自己的渔夫,维护你自己的骄傲。
最后,分享一下书中其他比较喜欢的句子吧:
“岁月是我的闹钟,老人说,为什么老年人都醒的早呢?是想拥有更长的一天吗?
这我说不好,男孩儿说,我只知道年轻人睡到很晚都起不来。”
“他们谈起大海,如同谈起一个比赛对手,一处地方,甚至是一个敌人。但是老人一直把大海看作是女性,无论她给予极大的恩惠或是拒绝给予,或是变得野蛮而邪恶,都是因为她身不由己。他想,月亮影响着她,如同月亮影响着女人。”
“他想,我要让它们保持精确。我只是不再那么幸运了,可谁知道呢?也许就是今天。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有好运气当然好,可我宁愿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当好运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
“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不应该孤单,他想。然而这件事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