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于“学习能力”的“领悟能力”
最近在一次和客户的沟通中,客户期待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组织内部的业务领导者快速成长,获得更强的领导力:他们可以推动变革,有效的管理团队,有业务的敏锐度,有创新的精神。组织对于人才的领导力发展期待其实很迫切,但往往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做下来,结果并不彰显。 为什么?
也有一些组织将其归因为人才的“学习能力”。我们通常认为员工掌握知识和技能,结合性格动机和情商,就可以获得恰当的能力展现,达成卓越的绩效。业内也有“学习敏锐度”的概念, 一个人如果具备头脑的敏锐度、人际的敏锐度、变革的敏锐度、结果的敏锐度和自我认知的状态,就是一种强大的“学习能力”的表现。但这些恰恰是人才发展后的成果展现,有好的结果可以反过来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如何,这个没有问题。但我们却无法有效说明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具备相关能力(领导力), 而另外一些人却一直无法获得这些能力, 这是为什么?
严格来讲,我们需要承认很多复杂而且深刻的能力(领导力)并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通过“领悟”获得的。 对于“学习”而言,其目的是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对于“领悟”而言,其目的是理解自己、环境乃至世界和宇宙的道理。学习涉及记忆、理解、整合和应用知识和技能。而领悟的过程更像一个黑箱,有些人可以领悟,而另外一些人却无法领悟。 苹果成熟后都会从树上掉落下来,但只有牛顿才领悟到了万有引力。因此数学家斯宾塞.布朗说过:“如想获得最粗浅的真理,正如牛顿所知、所做的,需要经过多年的自我反省和深思。这与行为、推理、计算,或者任何形式的举动无关。也不涉及阅读、谈话、努力和思考。你需要铭记于心,仅仅是自己真正需要探求的东西。”
领悟不是给出标准答案。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认为人生皆苦,并想清楚了脱离人类痛苦的路径和方法。但那终归是佛陀的领悟,是不属于其他人的。其他人即使深入学习了佛法,达成的理解程度也是千差万别的。很多人无法真正领悟。 “领悟”的结果是获得智慧,“领悟力”指向的是智慧的人生。
学习是“未知到知”,而领悟是“无知之知”
在我早前的一篇关于“远见”的文章中,引用了一个认知世界的框架,对于人类,我们认知的世界可以分为四个范畴:
1. 简单(已知的已知)
2. 繁杂(已知的未知)
3. 复杂(未知的未知)
4. 混沌(不可知的未知)
如果我们准备精确得将“学习”和“领悟”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就会发现,“学习”帮助我们获得解决技术性问题(简单和繁杂的世界)的方法、工具、知识和技能。但正如哈佛大学的领导力教授马蒂.林斯基和罗纳德.海菲兹指出的,如果我们用“技术性”的手段来解决“适应性”的问题(复杂和混沌的问题),常常导致失败。而面对那些高度不确定性的“复杂和混沌”的问题,人类的有效解答就是“智慧”。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复杂和混沌”的一些方面,但却无法彻底带给我们答案。而这个时候,人类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接近这些复杂和混沌的问题的本质,或者学会如何和这些问题共处。可见,“学习”让我们解决技术性的问题,是让我们从未知到知的过程;而“领悟”让我们处理复杂和混沌的世界,是让我们达成“未知之知”。
很多深度的能力(领导力)都是帮助人类面对复杂和混沌的世界的。 当你要开创一个企业,没有人知道你能否成功;当你要领导一个团队时,你永远不可能透彻理解每个团队成员;当你投资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未来的经济会向好还是孕育着另一次经济危机;当你发展下属时,没有人可以清晰的说明发展人才的配方,从而保证每一个下属都成为人才。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复杂”的问题,是高度不确定的,是“未知的未知”。而那些关乎于“组织能否长盛不衰”、“人类由何而来”,“人类有没有来生”等“不可知的未知”的问题,我们一直都处于“混沌”中。
有些领导者可以恰当的处理复杂和混沌的问题。 这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因为他们带领我们进入了一种以往未知的范畴。而我们将这样的领导力称为“远见”、“创新”、“变革”、“发展人才”等等。 很多时候,成功的领导者是无法清晰得解释他们为什么成功的。人类已经可以生产出很多结构复杂的机器人,但我们还无法直接复制出另外一个“乔布斯”。
可以这样说,领悟就是达成“无知之知”的过程,而“无知之知”就是智慧的状态。“无知之知”是人类对待“不可知的未知”的世界的解答,是了解知识所无法覆盖的地方的智慧。 庄子认为,“成圣之道需要摒弃知识。摒弃知识的结果,自然就没有知识。但是“无知之知”和“无知”是两回事。“无知”是人的原初状态,而“无知之知”则是人经过“有知”而后达到的“无知”的阶段。人达到“无知之知”是心灵的成就。”
和学习知识技能不同,领悟力和获得智慧的状态是无法简单的传递和教授的。INSEAD的著名教授曼弗雷德在其《为什么智慧无法被教授Why Wisdom Can’t Be Taught》一文中就阐述了这个观点。我们无法清晰得界定领悟的过程,也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有人可以领悟,而另外很多人没有领悟和达成智慧的状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逐渐取代了很多人的工作,对于人类的领悟力和智慧反而会造成破坏。领悟和获得智慧需要专注和长时间的思考,而现代的社会剥夺了很多人这方面的资源和机会。大家天天忙于工作和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获得自己该有的生活,却没有时间思考和领悟人生和世界的本质。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带给人诸多的便利,让人们以从未有过的“舒适”来过“容易”的生活,不需要艰难,没有特别的努力似乎就可以获得一切生活中需要的元素。而这却培养了懒惰,人们不再去思考技术背后的挑战以及很多深度的问题。“无知“和“享受已知”让让人愚钝,而“探索未知”和“拥抱不确定”才是寻找智慧的正确方向。
智慧的界定
领悟会激发智慧。 那什么是智慧? 很多的圣贤之人,如佛陀、孔子、老子、历代的思想家,哲学家都曾给出他们关于智慧的系统思考和解答。
孔子是中国人智慧的象征。“朝闻道,夕死可矣”显示了孔子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决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体现了智慧增长的感受,那是对于人世间的各种问题不再困惑,有仁慈之心和勇气面对各种挑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了人生的意义,达成了内在的和谐,不再有人生的冲突感,而是为心所欲,和外在世界完美合一的感觉。 同时,孔子一向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这是一种入世的智慧,敢于面对不确定性和可能的失败,认为正确的就要去坚定得做。
而老子的智慧在《老子》中就已开篇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认为“道”是我们真正的智慧,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和描述的。 老子还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些都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智慧,是人生完美的系统思考。 老子也认为知识是欲望的主人,也可能会是欲望的奴隶。人的知识越多,就越不知足,不知止。真正的智慧是不受知识的奴役。
而道家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庄子则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是说智慧的人可以达到无我、自由、人道合一的最高快乐境界。
而佛法的智慧则认为人类的困苦来源于我们对于世界和自己的无知(“无明”),从而产生了各种幻相,造成了人的痛苦。而获得解脱的唯一方法就是“觉悟”。实现涅槃。显然,佛法不是传递知识,而是传递领悟人生的能力。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中国佛学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叫道生,他的理论中阐述了“渐悟”和“顿悟”的区别。“渐悟”就是不断学习和修行的过程,这只是成佛的准备而已,依靠渐悟是不足以成佛的。而“顿悟”是一种心灵的突变反应。如同人直接跳入悬崖,由此岸到达彼岸。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 显然,“渐悟”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悟,也没有获得智慧。而顿悟是获得智慧的状态。
什么是智慧的状态
在现在和未来的社会,我们更需要“智慧的领导者”,而不是“机械的管理者”。 结合先哲的智慧理解,我们可以将智慧的领导者描绘成如下这些状态:
智慧的领导者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容纳对立的思维,而不会感觉冲突和矛盾;
智慧的领导者不认为知识是万能的,能看到知识和技术解决不了的领域,并学会和复杂的问题共处;
智慧的领导者因此是谦逊的,和平的;
智慧的领导者思考根本性的问题,他们对于自我、人类、世界和宇宙有自己的看法;
智慧的领导者理解人内在的因素,洞悉人性;
智慧的领导者善于辩证的思考,不接收绝对的真理;
智慧的领导者是真实简单的,他们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智慧的领导者相信更高层面的力量的存在;
智慧的领导者享受内在的和谐和统一,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为内外一致,高度和谐。
获得领悟力的一些想法
虽然我们可以界定领悟力和智慧的状态,但我们无法简单得教会一个人具备领悟的能力, 从而达成一种“智慧”的状态。如果我们希望获得领悟力,下面的一些建议可能有帮助:
1. 展开哲学的思考,尝试解答人和世界最根本的问题;
2. 借助先贤和哲学家的智慧,理解智慧的状态和获得智慧的路径,并努力探索;
3. 向内而求,在向内求索智慧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
冯友兰曾谈到,“我们的生命活动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 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在这四种人生境界中,前两种是人的自然状态, 后两种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而达成了“天地境界”就是人、特别是智慧的领导者可以取得的最高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