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年一眼
1
今午刷圈,见到下图:
网友们调侃的是“这孩子从小懂勤俭……”。
可是我读罢图好笑之余,更让我在意的是阅卷教师用红笔将图中最后一题答案划掉(指暗红色,非将答案整句圈出的鲜红色),又在答案边上打上问号(拍照角度的关系问号没有完全拍出)。
此图不禁让人深思……不是说要转换教学思路培养孩子们的多元思维吗?为什么设计练习和测验卷还要固守标准答案或既定答题思路???
由图可见这份数学测卷第(2)题“买早点”的第3小题:
“你想买什么?一共要花多少元?”中,
答卷的孩子回答的是:
“我不买,一共0元。”
2
实话实说,“你想买什么?一共要花多少元?”实实在在的是个开放式的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面对开放式的题目每个人思考的角度都不一样,“想买”才存在“花钱多少元”的可能,而“不想买”,可不就是“0元”?!
不论是否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孩子的这个答案,都该给他分,可是他的老师的红笔却是那么无情!
从我的角度看,“你想买什么?一共要花多少元?”这是老师出题的失误,是老师出题不严密。
因为从这份数学卷的第(2)题设题可以猜测,该题的第1和第2小题检测的是学生的乘法学得如何,而第三题出题的本意应当是检测学生是否懂得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列式和求解,那老师完全可以如此出题:“如果你买两个包子,一碗面条和两瓶牛奶,一共要花多少元?”,何必假惺惺的出个开放式的题目,刁难心思单纯的学生?!
或者老师非得要出“你想买什么?一共要花多少元?”这种题,也可以在题后备注“附:不想买的无分!”,学生就会乖乖“想买”的。
我并非在此苛责老师出错题,即便是国际考试也会出现考题不严密的情况,按国际惯例,题目有问题,一切利益归于学生。
我也试过测验卷中出过不严密的题目,可是在改卷的过程中,看到与我预设的答案不符的答案时,我首先做的不是给学生答案打叉或者打问号,而是回过头去想想学生写出这个答案的思路是怎样的?有没有可能是我的题目有问题?如果是题目的问题,这道题不能扣分,如果我觉得我没能了解该生这次考核的知识点过没过,我会重新出一道题,单独考核这个学生。
比如说我的试卷出现了“你想买什么?一共要花多少元?”这种出题失误,我会给学生的答案“我不买,一共0元。”打勾,然后在讲评试卷时,在班上表扬这个学生异于常人的思路,待会儿让他小息时留下来补答一道题:“如果你买两个包子,一碗面条和两瓶牛奶,一共要花多少元?”
3
网络上的这幅图,还让我想起去年高考后一件备受网民争议的事:
去年(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选取了作家巩高峰的短篇小说《一种美味》。文章的写作背景置于物质匮乏的年代,描写了主人公6岁时,一家人第一次喝鱼汤的记忆。该文最大的关注点在于,作者在文末描述称,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而其中一道题目,正是要求考生评析这个结尾。
语文考试刚结束,考题就上了网,不少网友就在作者巩高峰的微博下问他最后一题的答案是什么?结果巩高峰的一句“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雷翻了所有人,更被媒体称为“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
以下截图来自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原作者巩高峰的微博:
高考各科考试完全结束,标准答案上传网络后:
“诡异的光”答案......
鱼虽然拼命挣扎,并跳出了油锅,但始终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它还是死了。
诡异的光...作者运用借喻的手法,通过鱼诡异的光折射出父亲复杂的心理,里面包含了两个哥哥的委屈,母亲对孩子的羞愧、对生活无奈、对未来的迷茫,而父亲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不想诉说,诉说又有什么用呢?所以父亲决定让老三去上学,这不就是哪条挣扎的鱼吗?老三能够通过上学这条路改变自己,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吗?父亲并不确定,父亲只知道鱼死了,父亲只知道鱼都会拼命挣扎去寻找活路。
作者通过自己小时候家庭环境的写实,折射出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家庭对生活的无奈、抗挣、和对未来的迷茫。
原文作者对于这种高大上的“过度解读”十分无语,保持了沉默。
再往前几年,还有一个高考的例子: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阅读题选取了林天宏所写的《朱启钤:“ 被抹掉的奠基人”》,原作者最为纠结的是,题目让考生分析文中两次出现大雨的原因,林天宏对媒体透露,标准答案说了一堆,真正的原因是他写稿时窗外正好在下雨。
我想说:
老师们既然敢出开放式的题目,就应该有开放的胸怀去接纳学生的多种思维,既然是开放式的题目,就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学生的答案,只要符合常识、逻辑,能自圆其说,就是好答案。
4
你听说过这个问题吗:冰融化了是什么?
有的人答:水。(物理学)
有的人答:冰融化了是春天。(文学)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那么,买个早餐你问我“你想买什么?”,
我为什么不可以“不买”呢?
201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