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痛苦和伟大
——面对鲁迅的思考
林伟光
一
这个人,他肉体的生命终结于1936年,如今遥望过去,觉得时间有些远;可是,他以文字的方式,却使生命的力量超越时空,仍然活着。这样脱离肉体的生命的活,古今人称之为不朽。许多人尤其自认是个人物者,活着都在刻意地追求如此的境界;可惜,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有的人甚至因此走向极端,不能流芳千古,也求能遗臭万年。同样都达到不朽,却是不足为训的。
不朽其实不是鲁迅的愿望,他倒是希望速朽的,在病将不起时,他是想到死的,也写了一篇《死》的文章,交代家人,其中有两点就关乎朽与不朽的问题。他说,“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纪念是求不朽的一种方法,以让人难忘并永远记住而达到不朽。然而,事与愿违,他速朽不得,反而渐渐地被不朽了。或者,于他这是一种无奈的悲哀。
让人时时记着,许多人都渴望能够如此;但是,我相信却不是鲁迅的所愿,我相信上面的这些话是他真实的内心话。他不想在自己死后,被生前的敌人,或更多的不相干者所利用。中国的传统,其实是最善于充分利用死去的名人的。或者,死去的名人,价值不但不减少,反而更多,故要充分利用,到无所不用其极者,可以给活着的人们带来巨大的收益。鲁迅的悲哀,是也不能避免。
在他家乡绍兴,是名人辈出的,大禹不说,神话的谁知道真假,从越王勾践到近代的秋瑾,自古到今,可以说不少的。可是,多数是俱往矣,被人们或多或少忘记了。而今被当地人们所强调,乃至夸大的,只有一个鲁迅,就差没改绍兴市为鲁迅市了。看看啊,鲁迅故居、鲁迅祖居,都在绍兴市一条路——鲁迅路上。连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百草园等等,也都被保留下来,建成景点,供全国各地人们瞻仰。著名的孔乙己,原就是鲁迅创造的一个小说人物,是子虚乌有的人物;可是,他比更多活生生的人物都更不朽,被格外地强调,铸成了像,站在咸亨酒店前面,形象格外高大。想想也觉可笑,比之大名鼎鼎的鉴湖女侠,他是虚幻的人物,可怜的小人物,却被后人所夸大,而鉴湖女侠却被缩小了,为纪念她的碑也有,就在不远的她当年牺牲附近,但更多的人是不会去朝谒的。历史就这么吊诡,难以理喻的。
想速朽的鲁迅,不但自己,竟然连笔下的小说人物也都能不朽,多么令人哑然失笑。他如有知,或只好苦笑了。死后的他,对于仍然活着的他,当然毫无能力的。他之被充分利用,却是别有用心的。或者有真诚纪念的初衷,却也不无借以打鬼的利用。死后这些年来,他被抬上了神的位置,当年砸烂偶像的他,倒令人讽刺地成了新偶像。他变成了打压人的工具,变成了显学,变成了摇钱树。当年攻击他的人,一变成了好友,而说他“封建余孽”的人,也口口声声尊称他“先生”了。那位他所深恶痛绝的才子+流氓,却也堂而皇之地为他纪念馆写匾额。一切都出乎意料,一切都充满讽刺的意味,真是“城头变换大王旗”,这些都是他死了之后的事情。他有预感,也竭力在反抗。到底不能,强加给他的恶心的东西,他只能被接受了。想想,他如此的不朽,倒不如速朽,他的不朽是耻辱,更是悲哀。我总觉得鲁迅是一个悲剧色彩很浓的人,是很悲情性的人物。
二
人没有不怕死的,虽然生的终点就是死亡,这是谁也回避不了的结局。可是恋生恶死,却是人情之常。鲁迅如果以自然的寿命论,他只活了五十六岁,并不算得长。但他活得并不快乐,反而可以说活得很苦。从他的文字里,这种痛苦的思想几乎随处可见,贯穿始终。他的文章,是进入中学课本的,所以影响非常大。十几岁的少年,于人生之苦痛何尝懂得?何况时移境迁;却被强迫着读他那灰暗色调的文章,提前品味人间的痛苦。不说是否合适,只是这份沉重就不是少年郎所能承受的。
许多学生都不能够懂得的,一直以来,他们视读鲁迅的文章为畏途,所以,效果并不很好。不过,大家倒是知道了鲁迅和孔乙己了。鲁迅和孔乙己是截然不同的人,却如此奇特地被人们在脑海中混搭着,奇怪而不可思议地共存。
当然,由此也可见鲁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塑造的成功,这是文学的力量。当前,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很坏,大家做什么事都趋利,重实用,总是以有用无用计较它的价值。这是不妥的,过分的趋利,是不行的,会让我们更庸俗。一个社会如果都这么庸俗,都重利,缺乏高蹈的精神上的追求,不但会降低了人们的思想境界,更会使我们活得更加无趣。为什么当下我们的物质生活异常丰富,而我们却不感到幸福?原因就在这里,可不令人深省乎?
在处处有鲁迅的绍兴,我茫然地走着。人流还真不少,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大家都为鲁迅而来。可是,到底是否看到了所希望看到的心目中的鲁迅?很不好说。好像都脚步匆匆,这种现代人习以为常的游,真是简单潦草得可笑。或者,更多是敷衍,更多是点到为止。最近,有一个网红的语言很精彩,把必到的景点称为“打卡地”,到此而已,立此存照。呵呵!
对鲁迅之谒,倘若是立此存照而已,那是一种太可怕的漫不经心。不错,鲁迅大家都知道,但谁能够真的懂得他?与他的座像合影的人懂得他吗?匆匆地走进故居,又匆匆地走出来,面对着鲁迅故居的牌匾拍照的人懂得他吗?那些研究他,拿他当敲门砖获得名与利的学者、教授懂得他吗?——可以肯定地说,鲁迅是寂寞的,旷代多寂寞,人间少知音。他当年写给瞿秋白的对联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与同怀视之”,现在就挂在他故居里。好像有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令人心生警惕。鲁迅其实看得很透,我想,他文章的力量,或者正在于此吧。
三
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城,一望空际,有感而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慨叹。这是一种巨大的寂寞。人都是寂寞的,你看他们都期望被了解,于是说话、写文章、谱词曲,千方百计,想表达思想,却到底是徒劳的。没有人懂得的,即使有所共鸣,也是因为他内心同样的情感,被你触动了。
寂寞是人类的宿命,寂寞的痛苦如蛇咬噬着我们的心。鲁迅的寂寞,其实在于他的清醒,当在所有人都沉醉,并且安于如此状态的时候,他清醒地看到了可怕的危机。这种先知先觉的姿态,使他深感寂寞,也不被理解,正如他在《狂人日记》中的人物,看到了满纸仁义道德底下吃人的本质,结果成了人人喊打的狂人。这种颠倒的现实,却是真切的存在。社会上特立独行者,等待你的就是这种命运。
我们阅读鲁迅的文章。他的文章尽管有人深感不满意,但窃以为,在我们的时代,却还是最值得读的。过眼云烟,无情的时间淘去多少浮尘,只留下了发光的金子,鲁迅的文章,就是这些发光的金子。它之所以值得读,不在于研究者们所说的种种,乃在于他的真诚和独立的思考。这就彰显出他文章的伟岸精神和独特魅力。
他写文章,不是为了艺术,也不是为了载道。有研究者总是强调他文章救心疗病的作用,说他的写作是有感于民族之心死,而想有所救赎的奋起。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这是文章救国的夸大其辞。曹丕说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越来越觉得这是文人的梦呓,没有的事儿。文章不能“经国”是必然的,而能否“不朽”?却不好断言。或者只有某些具有巨大历史穿透力的,才能抵达。
记得王富仁说过,现在的中国需要鲁迅。为什么有此一说呢?自然是针对当下人们的某些质疑。鲁迅是一个破坏者,对于司空见惯的社会环境,对于所谓的盛世繁华,他都能特别地发现危机,加以抨击。有的人曾说他是世故老人,但我不这么认为,所谓世故者,是他能够看得透彻,看得深刻,并敢于揭发出来。他并不敷衍,勇于直言,又岂是一个世故者之所为的?
越是一个躁动混乱的时代,越需要有一个沉静倔强的灵魂,所以,鲁迅出现了。但现在还是否需要鲁迅呢?如果,要迎奉的话,鲁迅是必须消灭的。在风花雪月的时代,他就是一个多余的,不合群的人。
但是,我们读着他的文章,好像并不显得过时,他有不少话,说得深刻而犀利,简直就是针对当下的事实说的。该怎么理解这种现象?是我们没有进步,还是人类的劣根性根深蒂固?每每的触目惊心,于是,我们惊诧于鲁迅深邃的洞察力,以及敢于直言的精神。有时,会因此而想,我即使有所见,是否有胆量说出呢?比如这一句:“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这话很有穿越时空的尖锐,联想到前些年我们社会中对清朝的所谓“雍乾盛世”的盲目歌颂,此语真是一针见血,丝毫不见过时。
鲁迅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那么,或者对某些人说,不读鲁迅,也是可以的。
四
一个人,活着乃至死后,他在不同人的眼睛看去,总是多个角度的,有时更是大相径庭的,所以,西方人才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具体到鲁迅当然更是如此。他是一个能量很大的人,所发的光有时会因灼目而让人难以看清。因此,无论活着还是死后,有关鲁迅的评说,一直争论不休。
我们不能以求全的观念,苛责鲁迅。作为历史人物,他身上充满了矛盾,有偏激,有盲点,更重要的是他不能完全摆脱那个时代的影响。不错,他比同时代的人们,或者更具洞察力,看得更远更深刻,可是,也不是没有边际的,是有其局限性的。这是我们讨论鲁迅的意义所不能忽视的。我们完全没必要神化他,我想这也不会是他的初衷的吧。
一段时间,我们大写鲁迅,包括他的夫人许广平,儿子许海婴,他的弟弟周作人,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都那么热衷地要提供给我们一个伟大的鲁迅,这是时势所趋的结果。古人说过,时势造英雄。此之谓也。当然,他们都各有目的,种种的嘴脸,不好说可笑或可憎。最滑稽的是知堂老人,鲁迅死时,他表现得格外冷膜,还不时要在文章中讽刺乃兄一下呢。可是,晚年却要大写特写起鲁迅来,——虽有不得已者,究竟也很好笑的。庄子有“寿则辱”之说,到底不无道理。请看知堂,他活得比鲁迅长,但多寿未必是好,总会露出些让人恶心的丑态来。
写鲁迅者,未必真的懂得鲁迅。抬高他,或者贬低他,都太刻意了,有用力太过之嫌,也距离鲁迅越发的远了。我们要想更深刻了解鲁迅,其一是认认真真读他的文章;其二是更深入地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包括围绕他左右的前辈、同辈和后辈,他同时代的人们,敌人或师友,都跟他息息相关,是这个生命真实存在的见证,也是这个生命之所以为我的原因。我们不能把鲁迅放在一种虚空的境地来评说,可是,恰恰多年来的鲁迅研究就是如此的,而且人为地设置了不少禁区,如对其不足者就不能细说,都千方百计要把他打造成完美的战士,圣人般的革命者,就显得颇为可笑了。其实,战士和革命者,都是血肉之躯,有人的种种欲望与情感,以及与生俱来的丑陋,这是不必为尊者讳的。战士和革命者,之所以令我们敬仰的,就在于他们的勇往向前,不折不挠的精神。
鲁迅在《这样的战士》,就生动而真切地为我们描写了战士的风采:面对种种面目的虚伪,面对各式绣出的好花样,在无物之阵,在谁也不闻战叫的太平里,他可以不顾一切地举起投枪。他好像很可悲,但是他“举起了投枪”,在求败里孤独地死去。如此悲哀的一个形象,却就是鲁迅的自画像,谁能知道他呢?
《野草》是一本小书,可是,我们若想了解鲁迅,这本书不能不读。可以说,这是鲁迅的心灵独白。有些触目惊心,撕心裂肺,文字里充满着灼痛感,有愤慨,有悲哀;有痛苦,有希望。所以他说,“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这里有他的寂寞,他的痛苦,有他的无奈的悲哀,更有他的讽刺和幽默。别以为鲁迅只有愤激,他的冷嘲热讽里,也充满着幽默。幽默不能简单地看作是逗笑,而是很有力量的抨击,是入木三分的掊击。例如他著名的小说《阿Q正传》就充满了如此的力量。出于冷笔的幽默,不止是讽刺而已,只见到讽刺是低估,这里必须是冷的幽默,才具如此深刻和巨大的力量。你道哈哈地笑就可打发?你错了,你根本就笑不出来的,只有揪心的痛苦。所以,《阿Q正传》一出,人人都从阿Q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鲁迅写出了民族的劣根性,写出了人性的悲哀。
在跟鲁迅同时代中,年龄少于他的老舍,也写了不少幽默小说,他曾经的朋友林语堂也大讲其幽默小品,可是,都是止于幽默而已,也就显得轻飘了,有时更显得不严肃来,只有嬉笑而无怒骂,就成了十足的娱乐,当然是不足为训的,难怪要受到鲁迅的批评。
读鲁迅作品,我们内心只有沉重,连他写秋夜,都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那冷峭而峭冷的气氛,是一种切入内心的冷到极点的感觉。——或者,这也是有些人不喜欢鲁迅的原因,他太冷静了。
五
这些日子,因为要写鲁迅,我重新读他。他的深刻是无与伦比的,每每让我慨叹。
他把我们的历史概括为: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何等精辟!胜过千言万语,一下子就把所谓的乱世和盛世的本质写出来。我们总渴望有一个好皇帝,他带来了盛世,结果万众高呼万岁,文人们歌唱盛世,史书更是大书特书,好像一个梦似的乌托邦。但在鲁迅的笔下,它一下子就失掉了光环,露出了原形来。我们会惊呼:原来如此啊!于是梦醒之后,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下子感到失落了。种种的向往,还有颂歌一类的谀辞,就都显得很无聊了。
我想,读鲁迅的结果,如果说什么意义?就是梦的觉醒,这是非常真实的残酷。那么如此活着,当然太累了。我们也知道人生实难,却总还得活着,不活乃至寻短见的,究竟不多。而要想能够活下去,有时候就不能太清醒,难得糊涂,也未始不是一种很好的活法。
但难得糊涂,也得有个前提啊,即是还能苟活着,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当然,更进一步的理想的社会也可能还会有的,却就是未来的希望了。
忽然就想起了鲁迅在当下的意义,觉得很难说得明白。他的文章和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许多都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已过时了。但是,有时候好像又说得太早了。上世纪五十年代间,我们刚说,再不需要鲁迅的杂文了。马上间,就遭到报应,颂歌里并未带给我们安稳的太平。在鲁迅的文章里,好像我们总会读到不少似曾相识者,人物或者现象等等,他们笑嘻嘻地跟我们打着照面,真是令人沮丧。那么的顽固,那么的让人无奈。比如,阿Q先生的“精神胜利法”,很可悲哀的现象,但你说他现在已经绝迹了吗?在我们身上就还鲜明地存在着如此的印记。如果拿其当镜子,就常常会吓出一身冷汗的。或者,这种镜子的作用,我想,就是鲁迅当下的意义了。
读鲁迅的同时,一定要读知堂的,不管你愿意与否,知堂跟鲁迅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思想可以说很接近,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社会背景都相近,就是朋友圈也互相交叉着。当然,他们最终是分道扬镳了。有的人一定要探讨他们分开的原因。其实,他们的分开是必然的趋势。很难想象,周作人能够永远活在乃兄的影子里。而也幸亏分开了,他们才能各自发展,成就了各人的文学上的辉煌。
在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曾经是一个禁区,因为他的不光彩的汉奸行为,他被唾弃,可以说完全是咎有自取的。有的人假设周作人如果能够自爱会如何如何,却都是无聊的。历史不容假设的。我们的惋惜代替不了事实。不是说周作人之落水是必然的结果,以他的聪明和世故,他不会不知道因此的严重后果和沉重代价。虽然,其间的原因多种,任何的事情都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但周作人的从敌,有其必然的可能性,连他自己都说身上有一个绅士鬼和一个流氓鬼,是充满着矛盾的纠葛的。或者,从人的本性说,动摇性和软弱性,是造成如此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我想,周作人的存在,正对应着鲁迅,同时,也让我们观察到事物的复杂性,以及种种的可能性。
世界是多元的,当然不能都要求像鲁迅这样贯彻始终,不可能的,社会有左中右各色人等的存在,都是具有合理性的,这才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世间。任何人活着,都在选择如何活着,并为自己的选择担负着责任。
周作人的道路,是他的选择,尽管他总说不辩解,曰一说就俗。却总在辩解着,他到底心虚。这也是此路不通的证明;而这也同时证明了鲁迅所坚持的道路的正确。或者,其中有曲折和苦痛,也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鲁迅却能守住初心,坚持不懈地走去。鲁迅说过,世上原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然而,第一个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的人,却是伟大的,他总是备尝艰难困苦的,要历尽种种苦难的;而且,这路的是否走得通?恐怕也是没有把握的。但是,总得要有人去走,去探索,去承担风险啊,于是,他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鲁迅超越同时代的人们,显得更伟大,我想,或者就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