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罗胖讲“靠谱”,很有启发。 别人讲一件诱惑很大的事情,我们最后总会问一句“这事靠谱吗?”
我们赞赏一个人办事牢靠时,就会说“你这人靠谱!”
这里涉及两个层面:靠谱的事,靠谱的人。
但人和事是分不开的,讲“事情靠不靠谱”时,往往事情还没发生,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对这个人的了解来判断,推理逻辑:认为人靠谱——》所以事靠谱;讲“人靠不靠谱”时,我们无法独立去评判一个人,而往往根据他之前做的事判断,推理逻辑:即过去做出的事靠谱——》所以人靠谱。在现实生活中,这样一个人际往复互动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事情被验证,这人就靠谱了。所以要做靠谱的人,必须做事靠谱。
那什么叫做事靠谱呢?
用罗胖的话“你要在协作中完成闭环”,这有点抽象。简单说,就事情本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对跟事情直接相关的人,两个字“放心”,一件事情交给你,人家可以安心,回家睡得着觉。用这样的标准衡量一下,我们自己靠谱不靠谱?
一个人经常说锻炼身体多好,要晨练锻炼身体,但每天要早起的时候,总是有理由“今天下雨,明天孩子生病”,不起床、不锻炼。这不光是锻炼不锻炼的事儿,他以后说的话,我们会不会打折扣呢,还会相信吗?觉着他靠谱吗?语言是苍白的,不,语言是有态度的,你说出去的话,别人会依此来了解评价你,用行动来为自己代言。 所以对自己的事,也要靠谱。
在职场中,靠不靠谱最重要的是你的同事、上级/老板对你的评价。且不是一种简单的口头评价,它的实际检验是看愿不愿意用你,愿不愿意给你更大的责任、更大的授权。有的员工走了,老板不在乎,甚至暗自开心;有的员工要走了,老板一二再再而三的挽留。
一个朋友跟我讲:他的一位朋友,是个高官,在一次调任升迁中,没有带他的秘书一起走。秘书,一般领导是不轻易换的。朋友就问为什么。原因竟是很早之前,有次这位高官安排秘书一件事“让他亲自去接待一位客人”,但这家伙当时有事,就自作主张请了另一位(级别比秘书高)去接待。
公司里也一样,一个主管朋友曾坦言:“一件、二件、三件事情他都搞砸了,还怎么叫他做事。什么事情你交给他,心都悬着,不放心啊。所以有时无关痛痒的事情让他做,且自己一定要跟踪审核,这样其实很累。但他可能还没意识到,随着信任度降低,他的成长机会越来越少”。假如我们是上级、是同事,肯定也希望团队里员工靠谱,交给他的事能尽力搞定或者有效反馈。这绝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根本没有认识到“靠谱”就是职场竞争力。
生活中也一样。将心比心,我们自己也是这么看人。托人办事或跟人交往,第一次找他会选择相信,但如果话说得很好听,事情办得不咋的,甚至杳无音信、不再提及,下次你还会找他吗?我们这么看人,人也这么看我们。期待别人靠谱,自己首先要靠谱。
靠谱,归根结底是放心,是信任,是信用。信任是一种需要长时间经历来积累的无形资产。但破坏很容易,往往只有一次机会。“人无信不立”,没有信用,就没有安身立命的本钱。
靠谱,本质是信息的确定性传输,这样在这个社会网络中愿意联结你的人就越多。做每件事情让人放心,从做事靠谱,到靠谱做人,把靠谱变成一种生命的习惯。随着时间和网络效应,它的价值就不断放大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