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一直在进行兴趣打卡完成任务。谁让我兴趣广泛呢!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学,但没有一样是比较精深的,停留在爱好上,略懂一二,倒也是乐在其中。
这几天在读《刻意练习》,一开始很多拿《异类》在做对比,天才的10000小时,开始我是抗拒的。好好写你的书不行,大家的着重点不一样呢!
读到第一章,我开始有些动摇了。
人们通常错误地理解这种现象,因为他们自以为,继续开车、打网球或烘焙饼干,就是一种形式的练习,如果不停地做下去,自己一定能够更擅长,也许进步较为缓慢,但最终还是会更出色。人们认为,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一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行医20年的医生,一定会比只行医5年的医生更优秀;教了20年书的老师,一定会比只教了5年书的老师能力更强。
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这也是我一直懂的道理,之前举过浅显的例子,做饭下厨,因为没有目的,没有有计划的刻意去提高,一直停留在那个水平。
这是所谓的“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一味地埋头干!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可以看出,你每天练习1小时,但你每次测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
学生:10次或者20次。
导师:你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唔,我不知……一次或两次吧……
导师:哦……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弹!
这个例子太赞了!简直给我当头一棒!这近两个月来,我无一不是在进行各种兴趣爱好的体验,说得不负责任是“玩”,说得好听是“练习”,但其实这些每天进行的练字、画画等也仅仅只是重复练习、埋头干,一个月后能看到进步,笔画熟练了、略懂一二了,从0到不是0的历程了。但还没达到1,没有2,更别说更加深入的进步。停留在0之后,1之前,没有跨越某个瓶颈。
为什么,就跟上面例子一样的问题,不知道自己哪些对哪些错,没有得到点评,没有反馈,只是数值的累计,没有提高。
这样下去的话,我画再多的话,也大致只是目前的水平,因为我的教材没有指导性,较随意,画得好不好自己也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当局者迷。写字也是如此。
此处,也应该提到运动。很多人运动遇到瓶颈,更多人运动的姿势、力度把握不好,甚至因运动受伤,也是这个道理。健身房请私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问题自己想得头破血流也得不到解决,专家一指点一矫正就通了。这就是反馈的作用。没有反馈,你重复再多的练习,也只是错误地重复。
所以说,没有明确要达到的目标,没有反馈,没有走出舒适区的练习,只会一直停留在某个程度,不断重复机械重复,无法进步。
至此,虽然只读此书1/n,但我知道接下来需要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