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读了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一本散文,我愿称之为有内容又不枯燥,让人可以静下心来慢慢读进去的书。
读余华的书,会多次让我体会到文学带给人的意义以及精神上的补给。很久没读过余华的书了,像《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之类的都是多年前幼时读的。印象中主要都是些小说,这本杂文读来倒是不一样,这是一本让人觉得文学也可以很接地气,让人想要亲近文学的一本书。比起他之前的严肃文学作品,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个人日记,而且是包含了许多吐槽和内心活动的日记,就像在跟朋友聊天一般。
读的过程中多次震惊,这话是能说的吗?不仅发出感叹三连:他怎么这么能说?他怎么这么会说?他怎么这么敢说?
我最喜欢的是《七天日记》这一篇,把六十年大庆和楼上装修两件事放在一起写,一开始只以为是时间上的巧合,后来才发现两者是互相隐喻的关系,觉得太巧妙了。同样深受噪音干扰的我,看到他对装修噪音的吐槽真是忍俊不禁。
“不断重新装修房屋,在中国的城市里司空见惯,因为我们是一个热衷于装修的国家。”“只有闻到刷墙的油漆气味,才意味着电钻和铁锤的使命结束了。”“他们不是在装修房屋,他们是拿着电钻和铁锤在墙壁里寻找宝藏。”
“我们人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和害怕,这样的心理或多或少地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这样的写照对于当下大环境里的人来说很真实了。
关于文学的阅读和批评,作者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事实上没有一部小说能够做到真正完成,小说的定稿和出版只是写作意义上的完成;从阅读和批评的角度来说,一部小说是永远不可能或者永远有待于于完成的。文学阅读和批评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同是给予世界很多的道路一样,给予一部小说很多的阐释、很多的感受。因此,文学阅读和批评的价值并不是指出了作者写作时想到的,而是指出了更多作者写作时所没有想到的。一部开放的小说,可以让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
另外这段话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佛性:
“我觉得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会决定其一生的方向。世界最基本的图像就是这时候来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如同复印机似的,一幅又一幅地复印在一个人的成长里。在其长大成人以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伟大,还是平庸;其所作所为都只是对这个最基本图像的局部修改,图像的整体是不会被更改的。当然,有些人修改得多一些,有些人修改得少一些。”
看书评也愈加感慨,所有的人都活在巨大的差距中,然而这也是读书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发现彼此之间的巨大差距,从而自以为优越,而是要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然后接受自己是自己,接受他人是他人。做到这个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若能努力达到,生活应该能轻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