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内功从调形上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一是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再就是把中立起来(尾闾坠地命门后撑百会领起)。说起来似乎是动作,实际操作必须是用神意去做而外形基本不动,只有用心神去观注才能体会到有若无实若虚的感觉、体会有意无意之间的真意。
在接手中大家都体会过只有转中才有更大的威力(或称气场),如果只是转腰胯就只剩蛮力,即便是想着转尾闾了,若没有领起百会也是不行,可见中必须立起来。常常打起拳来一不留神中就丢了,幸亏老六路有好几个地方要求做“尾闾坠地命门后撑百会领起”这三步曲,实际上每一动都要用这个中来带动。如何让转中成为一种自然态呢,练的方法前两天师父又讲了很多 。
松静自然中练(站或坐均可),眼神观尾闾,坠地;待反弹至命门,后撑;继而上至百会,虚领。这是找到“中”,然后眼观着尾闾,转尾闾而身体不动(仿小狗的尾巴)。可以平转尾闾(顺时针逆时针分别画圈),也可以顺着中轴螺旋向上转,还可以竖着转(尾闾下放到地再从前或后向上转回来);进一步,脚膝胯都可以合着尾闾一起转;更进一步,转尾闾同时转起胯圈、腰圈、心圈,让身体变成一个转经筒。这些完全是在神意相合中的内部活动,外观上还是松静自然的形态。
动功中练(抻筋拔骨松功和老六路)。每一动都关注尾闾,比如收,眼神收到底的同时尾闾下,用尾闾坠地之势将身体带下来,尾闾触底反弹至命门而百会(中立起)同时身体顺势或上或转。
这两天观着尾闾打拳有点儿感悟:之前的练开胯松胯练出收到位太重要了,为什么小说里武功都是一层一层练的?没有前面的这些基础根本没法实现尾闾带着打拳,只有胯松了才能转到尾闾,只有收到底了才能等到那个反弹,以前按要求做的三步曲太趋于形了。
还有一个体会,真累呀!这两天都没打完六路,累神。努力在每一动中关注尾闾、努力让动作与向上向下的气合上、转动时确保中是立起来的……
08—02反省一下,累神是因为意太重了,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先注意两点吧:下(收)的时候想尾闾下;转身时百会上领,如此六路走完也不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