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回忆中又一年,又一次来到这一天,心里的滴滴点点,脑海里的思绪万千,尽在心间一次次的浮现;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默默地坐在电脑前,轻轻敲击着键盘,静静地回忆,慢慢地梳理,只为留下刚刚走过的那一年。只因不知从何写起,于是想起了那首歌《那些年》……
似乎在这一天写字,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它让我向往,又让我害怕,我不知道思绪将把我带回多远,我又会在这个静谧的夜里留下怎样的文字。回顾二十四岁,我忽然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形容词去概括它,只觉得它让我变得更加沉默、压抑、迷失,它似乎让我忘记了什么是家,什么是温暖,让我觉得有时自己很无助、也很冷漠。
在中北学院西分院的那段时光
故事从这里开始写起吧。
2012年2月19日 那天,我从创新辞职了。从那天开始,我又重新踏上了求职的路,期间经过了四次尝试,最终于2012年3月26日走进了中北专修学院,至今依然记得那天清晨由西分院任院长组织的新教师欢迎仪式,站在全校师生面前的我,感受着这所民办中职赠予我的热情。起初,时光静好,大专、中专、预科的英语课让我忙得不亦乐乎,在工作之余,默默地观察、体会着这些孩子的与众不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教师工作渐渐的让我失去了那种起先站上讲台的感觉,让我忘却了之前作为一名教师(虽然是赤脚的)的成就感。究其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自身缺乏一种学习的意识,很多学生平时不怎么学习,只把希望寄托于考前辅导,就英语学科本身而言,考前辅导也许只是杯水车薪。其次,学院大力提倡“育人教育”,但是“育人教育”所体现在学生身上的,似乎只有一节班会课的热度,导致班级缺少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其实,我觉得“育人教育”本身更应该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一些真正能让学生感动,真正能使他们懂得感恩,真正能对他们的心灵或者生活有所触动的东西。第三,也许是我讲课风格所限,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多少兴趣。考虑再三,我辞职了。
转眼间大学毕业已经快两年了,不知不觉中,中北学院也成了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五个小站,但我自始至终没有离开教育这个行业。与其他几份工作相比,在那里的短短的四个月让我体会到,西分院任院长为人处事大气与坦荡及学校管理种的轻松与温馨,感受着人与人之间洋溢着的那一份份简简单单的关心和那些弥足珍贵的信任。
至今,我依然记得那年六月夜晚红河谷的篝火,记得和任院长在那天夜晚放弃晚宴在露天地吃野摊的愤慨与自在,记得霍科长闹钟般的关怀,记得老霍、小王我们仨在那个下午共饮树下的离愁别绪看,记得同事之间的那份弥足珍贵的坦诚与简单……
(这期间,读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影响力》)
心理咨询师培训给我留下了什么?
当我从驶往大荔县招生的汽车上跳下来,我明白,我在中北学院的时光结束了,没有再去要那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不想再去讨价还价,再去费太多的口舌,自己问心无愧,亏一点怕什么。
家里的冷战从二〇一二年五月份静静地持续着,然而,这时的我却陷入了迷茫,我,失业了,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样往前走。我曾一度想回到创新,再去满不在乎、无所事事的活着,然而我的任性,加上你的“官”僚,使我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圆满的画上了句号。感谢你的拒绝让我那天下午在街道上漫无目的地走,直到我买到了一本改变我想法的书《拆掉思维里的墙》,让我了解了古典这位作者,让我明白了即使没有工作,我也可以去做很多我想做的事,抛弃了安全感的保险箱,也许你能够在更广阔的天空翱翔。于是,我捡起了曾经的理想,去接触一门新的专业——心理学。
在短短的三四个月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中,不指望我能够通过它帮助到别人,因为我已深知了它的博大精深,只希望它能帮助我看清楚我的生活。坚持去听每一堂课,去体会每一个案例给予我的启迪。去被一些老师的话语所触动,去反思自己的生活,去反思自己从小到大所受的种种教育。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使我们与众不同,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一直在想,我的问题在哪?它的起因又是什么?或许在家吧。毕业这短短两年中,不知道为什么,家里时常保持着这种怪异的平静,似乎把一个家活成了三个家。渐渐的,对家没了兴趣,也许在外边闲逛也会比回家舒心。我永远难忘2012年8月10日晚她的那段话,也许那些话已经成为我心里的一个结,我怕去触动,有时现实又不停地在触动。我承认我真的不够优秀,你们夸我无能也行,也许强妈出孬儿吧。我不需要谁给我太多虚情假意的赞美,哪怕在失败时有谁真诚地抱一抱我,便是对我的莫大安慰。然而,这些在我二十几年的生活中却少到几乎没有,有的只是一遍遍的贬低和讽刺。我试着去不在乎,可是你们是我的父母。我试着去抚慰自己,学会蹲在自己的心里拼碎片。渐渐地,我彻底沉默了,对自己,对别人,对身边那些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人,也许你认为这是一种自傲或者自负,其实这只是一种自卑。
《中国好声音》可谓火了整个暑假,平时对娱乐选秀节目不怎么感冒的我,这回破天荒的把《中国好声音》看了两遍,因为《好声音》里有刘欢,《好声音》里有平民梦想,《好声音》里有我观察的点点滴滴。例如:(1)金池以一首《夜夜夜夜》博得四位导师转身,当在最后一位导师转身时,后台金池的母亲蹲下来哭了,那一刻我没忍住眼泪,因为我分明看到了一位用心呵护女儿梦想母亲的那根早已支撑不住的脆弱的神经。感问又有几位家长又能向她一样爱护一下自己孩子那些他们正在努力却又看似荒诞无稽的梦想,又有几个孩子不是活在自己父母手上的罗盘中。(2)还记得法语系小姑娘汪洋吗?当时她出场时,介绍词里有这样一句话:“想用歌声向父母证明自己的法语系女生汪洋……”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她为什么要向父母证明自己?!曾经当过一段时间老师,接触过一些家长,其实家长无非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袒护加溺爱型,要不就是“拉着孩子就打,不分青红皂白就骂,就贬低”的自卑型。其实有时候我们在看待事物时,都缺少一只冷静、客观、全面的眼睛。也许,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溺爱,不是比较,而是“每天睡前三分钟,听听孩子心底梦”吧,哪怕只是听听。而我、我们受到的教育又是什么样呢?
台湾作家柏杨用一本《丑陋的中国人》揭露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弊端和丑陋,然而我们却在这种文化和言传身教中生活了这么久,生活了这么多代,我们是不是应该辩证的看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改变一些陈旧的观点,也与时俱进一下,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
也许一个人只有完成了对自身所受教育和母文化的反思,才算真正的成长或者成熟。
博物馆进行时
咨询师的课听完后,我又踏上了找工作的路,去了几趟西安,虽然应聘上了一家翻译公司,但是几经考虑,还是决定打道回府。在西安期间,去了她家,吃了她做的和她老公做的性格迥异的饭菜;见了她一面,帮了个小忙,依然记得她离开时的满意的笑,只是满意。
2012年12月16日,家里持续了很久的冷战终于结束了。在家里没有工作的几个月里,我反思了很多,看了几本书,处理了处理和一些感情。为了接触社会,我干起了现在在博物馆的这份临时工,或许这也是我观念的一种转变吧。最初来到这里,感觉过得过于轻松,坐在办公室写几份文件,打打字这就是我的工作,当然也给我了更多时间去看更多想看的书。
学了心理学,看了几本书之后,忽然发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暗藏着心理学的影子,事业单位、机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小到办公室的桌椅摆放、办公室的安排,大到领导检查、慰问、访谈,无不彰显着她的魅力,只想默默地看,默默地欣赏。
(这期间,读了《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
过年 癸巳年正月十五
那天下午下班后,迈着急促的脚步,穿越着因节日的缘故而按耐不住的人群,一路疾走,从桥南奔到桥北。小妹依然那样活泼可爱,大妹则更显体贴与端庄,早想请她两吃顿饭,一桌只属于我们三个人的饭菜,终于如愿以偿。习惯了沉默寡言的我,有时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还好有小妹这个活宝,使我们不至于陷入只顾吃饭的沉寂。
看着她们闲聊、点菜、吃饭的样子,突然使我想到了我们曾经一起成长、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想起那时我们的欢愉、想起那时我们的争吵、想起那时我们的嬉闹、想起曾经我们的不懂事……
转眼间,我们都长大了,我们开始看懂身边的事,重新开始去认识和发现曾经陪伴着我们的人。我们来自于三个不同的家庭,也渐渐开始经历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有时觉得,孩子是家庭的作品,其实不假,看着我们三个人迥异的性格,便可触摸到我们生活中所受过的种种教育的端倪。默默地看着她两,不想去触及彼此生活当中不如意的那些过往和眼前的烦心事,时不时的逗逗她们,有说有笑,只吃一顿简单的火锅。让思绪和眼前的温馨交织在一起,填满那颗淡漠已久的心。
饭后也想和她们多待一会儿,陪她们走了很久,只想满足大妹的一个小心愿,陪她和她逛逛经二路上所剩无几的地摊。不停地穿过节日出游的人群,观赏着路人手中造型各异的花灯,多想再回到那个应该游花灯的年龄、那些每天无忧无虑只发愁学习和考试的时光……忽然听到她们之间在交谈,“你高二了,还剩一年,怎么打算的啊?”大的问小的,小的说:“要么考医学院,要么考传媒”……听着她们的谈话,心中暗喜:她们还有理想,还有梦想!
妹妹们在前面走着,渐渐的放慢脚步,最后驻足。顺着她们的视线仰望天空,令我诧异的是那轮人们习以为常的满月周围,早已被点缀上了许愿灯,风用她那双温柔的手细数着那一个个被许愿灯承载着的梦想,任她们在她的怀抱中荡漾,荡漾着一个个脆弱的梦想……
“千家万户闹元宵,出生不忘父母情,养育不忘父母恩。没错的话你是焦龙吧,谢谢你年三十给我的祝福,并祝你及你爸妈元宵佳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伯)”
之前的种种关于亲情、梦想的思绪突然被这条突如其来的短信打断,初看两句,有点意外,有点诧异。待与她们告别之后,我实在按捺不住,回复了如下一条短信,并提出了收到短信初看之时压抑在心中的疑问:
“谢谢,祝您元宵节快乐!我能不能问一个问题啊:如果我那天不发那条短信,您今天会发这条短信给我吗?(说明一点,那条短信是我自己发的,我父母没那个气度。)”
回复完手机就此沉默了,我也因这条短信陷入了新一轮的沉思。我们生活当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谊,有的情稍纵即逝,有的情却终生相伴。可是,在这十年(2003~2013)的时间里,那些本应该“终生相伴”的情谊也渐渐地从我的生活中一点点地被抹去。我开始变得淡漠甚至在别人眼里有些冷漠,在人际关系当中表现出各种木讷,而那份热忱,却总是被遗忘在心底,只对特定的人或事才表现出来,但似乎这种表现,也都沾有冷漠的痕迹。我可以清晰地找出造成这一切变化的原因,我不想再背负上一代留下的恩恩怨怨去生活,更不想总生活在别人的价值体系之中,那样,或者现在这样,很累很累……
看看上面的两条短信,似乎这也不可能如愿以偿,我们的内心都不够豁达,我们总站在自己的价值理念上去考虑别人,我们需求的越多就失去的越多。当一条简简单单的祝福只作为一种交换,那么,你还那什么让我相信其中的诚意?!
凌晨零点五十九分,电脑旁的手机响了,那熟悉的铃声却让我倍感失望……
似乎很久,生活给予我的只是一个个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的冰冷文字,让我不知道如何去讲述那些属于我的秋天的故事……
(这期间,读了《FBI肢体语言》,《教师资格证培训教材》,正在读《超越自卑》)
生活还在继续,不知不觉,在二十五岁刚刚开始的几个小时里,留下了上面那些不知是喜、是犹的文字。默默地听着刘欢的《在路上》,享受着夜的安逸,这个只属于我的夜……
Xiao Qiao
April 9, 2013 Da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