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罗辑思维》的一期节目,说的是选择。核心观点就是一个,作为成年人,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无论是杀人放火,还是努力工作,都是个人的选择,关键在于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承担选择的后果。
同时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傻子的,每个人都很聪明,会根据目前环境,从已有的知识、能力、经验中,选出对他来说最好的方案,这绝对不能称之为傻。
关于这个方面有部经典之作叫做《选择理论》,书中有三个重点:一、优质世界,如何用选择理论化解与他人的误会和冲突;二、面对困境,为什么说是主动选择了痛苦,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三、选择理论对亲子关系健康发展的作用。
优质世界及如何化解与他人的误会和冲突
我们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感知周围现实的。每个人都对我们的世界有一系列非常个人化的美好幻想。在选择理论中,我们把这些评判标准和美好幻想,称为优质世界。每个人的优质世界中,都有他们最想亲近的人、最想拥有的事物和一直秉持的信念。
对每个人而言,只要能满足优质世界中的一幅画面,我们就会感觉非常快乐,而当这幅画面被破坏时,我们就会感到无尽的痛苦。
别人对我们的影响力是很小的,无论他人的意见与我们是否一致,我们总会以对我们最有利的方式定义现实,因为我们总是倾向把自己的优质世界当成唯一的正确。
而因为每个人的优质世界各不相同,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出现误解和偏见。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为了保护自己的优质世界不受侵犯,我们就会做出行动。如果我们认定对方永远不可能满足自己,我们就会选择和他慢慢疏离。
每个人的优质世界只有他自己才能改变,无论别人对他说什么、做什么。最后做出选择的都只有他自己。
或者我们可以暂时左右别人的行为,但我们永远没办法控制别人的优质世界。同时这也意味着可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优质世界来让自己过的更幸福。
如果我们可以积极的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优质世界,也就可以有效的与他人建立理解。
面对困境,为什么说我们主动选择了痛苦?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当优质世界同时存在两个对立面时,你向其中一个靠的越紧,离另一个越远。这两幅画面都是你想要的,这时你就会陷入困境。比如今天公司加班,你又跟爱人约好在一起,怎样选择呢?
这种冲突的严重性和你对两幅画面的渴望程度成正比。如果你对两边都都非常渴望,你就会非常痛苦。如果你两边都不选择,也不舍弃,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冲突会变得越来越激烈,直到你陷入只能顾全其中一幅画面的结果,看上去好像你被迫接受了最后的结果。但实际上,这就是你主动做出的选择。
抑郁是一种自我压制的一种状态,我们的大脑用它来控制我们的愤怒,防止我们做一些过激的事情来威胁自己的安全。在压制愤怒的同时,抑郁会压制我们的其他感受。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降低,经常会感到十分厌倦,甚至产生厌世情绪。
当我们表现出抑郁的时候,实际上一方面我们在逃避问题,拒绝做出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改变,人们觉得抑郁比改变容易得多;另一方面,我们是企图用抑郁控制别人。我们摆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并信以为真,希望别人能够帮助或者原谅我们。
只要你看得清楚抑郁是怎样形成的,你就有能力去克服它。只要解决了本质问题,抑郁和愤怒就不复存在了,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了,让你占据自己生活的主动权。
选择理论对亲子关系的作用
在众多人际关系类型中,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最为微妙,因为这几乎是唯一我们无法选择的关系。你永远无法把他们从你的优质世界中剔除,他们是不可替代的人。
绝大多数的家庭矛盾都源于父母出于善意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而等父母老去,相同的冲突会再次出现,成年的孩子开始强迫父母做违背他们意愿的事。然而,在这些冲突中,强迫别人一方往往考虑的都是被强迫一方的利益。
每个人的行为从根本上都只受自己控制,很难被别人影响。也就是说,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只是互相传递信息。至于如何行动那只是信息接受者自己的选择,与别人无关。但亲子关系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孩子会学习父母的选择。
其实和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一样,亲密、健康的亲子关系必须建立在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之上。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帮助孩子做出选择,我们需要教会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因为孩子只会对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有责任感。
想要让孩子和自己亲密并健康的成长,最好的方法永远是真诚地沟通。让孩子感觉到平等,当他觉得自己被平等的对待,就会平等的对待你,你的话他才听的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