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乃花,慈悲乃其芬芳。静心的发生跟其完全一样。花朵盛开,芬芳随风散向四面八方,被吹到地球的尽头。但花朵的盛开是根本。
人内在也带着盛开的潜能。除非人的内在开花,否则慈悲的芬芳是不可能的。慈悲无法被习练,它并非戒律。你搞不定它,它超越你。如果你静心,有一天,突然你意识到了一个新的现象,奇怪极了——慈悲从你内在朝着整个存在盛开了,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它正散向存在的尽头。
没有静心,能量就仍然是激情;有了静心,同样的能量变成了慈悲。激情和慈悲并非两股不同的能量,它们是一,是同一股能量。一旦通过静心,它就被蜕变、改变了,它有了质的改变。激情是下移,慈悲是上移;激情通过欲望,慈悲通过无欲;激情是一种占据,你忘记了身处其中的痛苦;慈悲是一种庆祝,它是成就之舞,圆满之舞……你是如此满足,以至于你能分享。
现在已经一无所剩了,你已经达成了千百年来你内在一直装着的命运,它犹如未花开的潜能、嫩芽。现在它已经盛开了,它在随风而舞。你已经达成了,你圆满了,没有什么再去达成,没有什么地方要去,没有什么事情要做。
现在能量会怎样呢?你开始分享。流经激情之暗层的同一股能量,现在带着光辉上移了,不被任何欲望所污染,不被任何制约所污染,它不被任何动机所腐坏——因此我称之为芬芳。花朵受限,但芬芳没有。花朵有局限,它根植某处而被拘束,但芬芳没有拘束。它只是散开,乘风而去,它没有锚定在大地上。
静心是花,它有根。它存在于你内。一旦慈悲发生了,它根就断了,它只是散去,随风而去。佛陀走了,但它的慈悲没有。花朵迟早会死——它是大地的一部分,尘归尘土归土——但散发出来的芬芳永远不会消失。
佛陀走了,耶稣走了,但他们的芬芳没有。他们的慈悲仍然会持续存在,任何对他们的慈悲敞开心的人都会立刻感受到其影响,被其感动,踏上新的旅程,踏上新的朝圣之旅。
慈悲没有受限于花——它来自花,却非花。他由花而来,花只是一个管道,但它其实来自彼岸。没有花它来不了——花朵是一个必需的阶段——但它不属于花朵。一旦花朵盛开了,慈悲也得到释放了。
这份坚定,这份强调必须深明,因为如果你错过了重点,你可能就开始练习慈悲,那它就不是真正的芬芳了。习练的慈悲仍然是激情,只是换了新名字而已。它是被欲望污染、被激情腐坏的同样的能量,它可以带给别人很多危险——因为打着慈悲的旗号你能搞摧毁,打着慈悲的名义您能制造束缚。它并非慈悲,如果你练习慈悲,你就一直形式主义——事实上你是个伪君子。
首先要一直记住的是,慈悲无法习练。所有伟大宗师(宗教老师)的追随者都错过了这一点。
佛陀通过静心达成了慈悲——现在佛教徒不停的练习慈悲。耶稣通过静心达成了慈悲——现在基督徒、基督教的传教士不停的练习爱、慈悲,服务人类,但结果证明他们的慈悲是世上一股非常有破坏力的力量。他们的慈悲创造出来的只有战争,他们的慈悲摧毁了千百万的生命。他们最后深陷牢狱。
慈悲把你解脱,带给你自由,但那个慈悲只能来自于静心,没有别的办法。佛陀说慈悲只是一个副产品,一个结果。你无法直接抓住结果,你必须走过程,你必须创造出因,果才会来。所以如果你真想明白慈悲是什么,你必须明白静心是什么。彻底忘掉慈悲,慈悲是自然而来的。
试着明白静心是什么。慈悲可以作为一个标准,来判断静心是对是错。如果静心对了,慈悲注定会出现,这是自然而然的,它如影随形。如果静心错了,慈悲就不会出现。所以慈悲可以作为一个标准,来判断静心是否真的对了还是错了。而静心可以是错的。
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所有的静心都对,事实并非如此。静心可以是错的。比如说,任何让你深入专注的静心都是错的——它不会带来慈悲。你会变得越来越封闭,而不是敞开。如果你把自己的意识缩窄,专注在某些事情上,你排除整个存在,聚焦在一点上,它会让你越来越紧张。所以才会有“attention”这个词,它意思是“at-tension”。专注,这个词的发音就让你感到紧张。
专注有其用处,但它不是静心。在科学工作上,在科学研究上,在实验室里,你需要专注。你必须专注于一个问题,把其他全排除掉——尽可能的全排除掉,好让你不在乎剩下的一切。你专注其上的那个唯一的问题就是你的全部。那就是为什么科学家总是出神。太过专注的人经常会出神,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对全世界敞开。
——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