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把运行天地万物规律的法则,起了个名叫“道”。和人甫降生,爹妈给你起名“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一个道理,就是一个符号,为了好叫。祂原本叫不叫“道”,这种法则都客观存在,我们为了研究祂,勉强给祂起个名称“道”。之后衍生了一系列研究“道”的学问,统称为易学。
易从日月,其义为变,用日月更替象以周而循环之变。便知,“道”是真实“体”,“易”是权变“用”。“道”本身俱在,“易”则是方便演说教化的各种理法教义。犹如有动物,方有动物学,而动物学不等同于动物,也非动物行为,仅仅是人为了研究动物而衍生的一门科学。不可舍本逐末,体用不分。
科学同为研究客观规律的学问,与易学迥异之处在于,科学是分科类的知识体系,是无限细分的学问。易学则是由一及万,从宇宙初始演化万物,并摄之以大体的宏观知识体系。概而言之,易学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科学则是“万物”。易可以“一”演变权设万物,是“体”,而万物如何细分,只是在“用”上打交道。譬如手在千年前只可以扛锄头,现在还可用来打游戏,作用产生了变化,但手从未变过,未来即便开发出手更多的功用,手这个真实体以不变应万变。故而一可统摄万物,万物皆是一的细分,立足于一,返归于一,这便是易的道理,易的真谛。
若然舍体讲用,则入茫茫,一入茫茫,则无法不碎。执着于万物者,犹如一团乱麻,不知寻线头,却执迷于乱麻,只剩零碎迷妄耳。
世人若以科学类比于易学,实为体用不分,易理不明的谬误,望吾之片言予以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