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私信提问:
到单位第二年,刚刚转正上级组织部来我们单位借人,单位领导想让我去一年,听很多人说,借调就是一个坑,不知道该不该去。
借调这种事情在体制内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上级单位向下级单位或基层借人。在借调期间,工资关系、组织关系、福利待遇都在原单位发放,借调其实就是“借”而不“调”。
要借人的单位,一般是比较忙、相对缺人的部门,有些部门干活的人永远是不够的,或遇到专项行动、极难险重任务的时候,就会向下级单位部门借人。
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如何看待借调这件事呢?
看你今年几岁,你体制内的职场预期是什么?如果你35岁以下,我建议你干几年看看,别急着“躺”和“混”。
如果你的职场定位是要继续向上晋升发展的,或者是以后想向上调动的,我认为借调这件事情是“利”>“弊”的。
#01
开拓眼界,提升能力
单位的平台,不仅决定了你仕途的天花板,同样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
其实我是非常鼓励年轻人有机会多出去看看,可以通过借调来突破眼界局限,打破思维束缚。
在基层,你的思维眼界就只能停留在了基层,久而久之养成的就是基层思维,思维一旦定势,就很难有所突破。
假如你有机会借调到市直、省直乃至于中央部委,你见到的都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人物,面向的是整个国家、省、市的工作,面对强大的眼界冲击,思维的束缚可能很快就会被打破。
在上级单位中,可能工作会比较繁忙,但是要相信一点,能力是锻炼出来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优秀的同事为伍,会倒逼你的成长。
视野见识、工作能力、思维能力都快得到快速提升。
#02
拓展人脉,长远发展
通过借调,你可以认识省、市级领导同事,你回到原单位,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举个例子:你和上级单位同事曾经在一起工作过一两年,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下班后一起喝点小酒吃点夜宵,这种感情的积累,比任何送礼、巴结都要有用和牢固。
你回到单位以后,刚好上级你待过的部门过来检查工作,你去打一个招呼,比你们部门领导还管用,你们单位领导能不对你刮目相看吗?
假如没有这段借调经历,你怎么能够有机会和省里、市里的业务部门、相关领导有交集呢?
所以,作为体制内年轻人要有长远发展意识,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要培养自己的大格局。
#03
关系铺路,调动前奏
虽然借调不是正式调动,但是有很多核心部门需要人的时候,首先是以借调的形式,从基层抽调几个人上来,看具体表现,在借调的时间里,上级单位其实也在看这几个人的表现,决定把谁留下来。
像我们单位之前的办公室、组织部等重要部门,因为岗位核心,从来不招新同志,都是以基层借调形式来完成后续人员的补充。
如果你在借调期间表现优秀,就可能被留下来,完成从基层到机关的逆袭。
还有一些省级单位,虽然要通过遴选的形式逢进必考,在同等条件下,你入围考察,上级单位也喜欢一个用惯的、熟悉的人。和其他人相比就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单位之前就有这样的先例。
所以,很多时候,不要忽略借调的作用,借调期间你优异的表现,积极的活动,可能就是你正式调动的前奏。
#04
通过借调能暂时解决家庭问题
之前有一个单位的同事,想把孩子从原来的县城转到省城读高中,因为超龄了,想要正式调动很难。刚好有一个上级单位借人的机会,她就主动和领导要求借调到省城工作。一借调就是两年半,等到孩子高中毕业,她继续回到原单位工作。
像这类情况,也可以通过借调的方式来暂时解决燃眉之急。
办公室赵主任:
几种不建议借调的情况:
1.在原单位马上轮到提拔了,你和你的竞争对手正在暗暗较劲,这个时候绝不能够离开,离开原单位就意味着离开了“政治中心”。
如果这个时候领导把其中一方调离,基本就意味着放弃他了。
2.本身不想上进,不想折腾
借用的上级单位肯定是干活的,所以借调本身很辛苦。
如果只想在体制内安安稳稳的领一份工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没有太大的抱负和理想。年龄也超过三十五岁了,没有太大晋升、提拔、调动的希望了,不想折腾了。那就不用借调了。
3.借调地方太远,时间太长
由于本身家庭原因,比如父母年迈、孩子还小,爱人工作忙,借调的地方很远,家庭都照顾不到,这种情况不建议去。
或者是借用时间很长,一借就是好几年,根本没有想过把你留下来,纯粹当做免费劳动力;借用时间过长,导致借用单位融不进去,原单位又靠不到,两头都不落好,这种情况我也不建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