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身其实特别普通,爸妈都是工薪阶层。
我爸是个很温和又勤劳的人,为了养家常年出差在外。他那个时候,出差吃饭饥一顿饱一顿,于是得了胃病,只好手术切掉了2/3的胃。
我爸这一病,住院,手术费,红包什么的花了不少,也需要修养,于是我妈挑起了家里的大梁。
ta们上班的仪表制造工厂和日本有合作关系,我妈本来是有机会去日本接受质检培训的,结果上一波去的一个女同事出了些事情,后期的女同志就都不能再去了,为此她特别遗憾。
我可能就是为了实现她的愿望,大学选择学习了日语这门小语种。
高考的时候我妈找人算命,回来跟我说,“南边”对我好,但是具体南边的哪里没说。这件事情后来影响了我的一些决策。不知道这算是冥冥之中,还是迷信。
因为我妈挑起家里的大梁,忙得很,她还做了一些副业,现在想来很有商业头脑。我从小学毕业起就基本没在家吃过饭,没人做。平时生活也基本都是自己照顾自己。
初中有一次会考,一早我下楼发现自行车不见了,以为被偷,赶紧联系了一个同学才来得及参加考试。原来我妈那天忘记我有考试,把车骑走去办事。
我从小学一路当班长到高中毕业,每年拿个奖状回家,但是慢慢仍然觉得迷茫。大学都要毕业的时候,却发现我仍然不能跟外教对话,这件事情我很在意。于是我萌生了去真正的语言环境去练习的想法。
我妈也没多想支持我,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帮我办理。一波三折,在我都放弃了去上海、已经找到工作要开始上班时,签证下来了。
于是我登上了留日的飞机。下了飞机没人接,我心生奇怪,但自己拎着皮箱,摸索着坐巴士、转公车到了学习门口,但门没开。一问才知道今天日本公共假期。
路人见状就通知了警察,于是就有了我在日本的第一天就坐在警察局里的事情……
后来我在日本上大学,但仍然觉得英语应该是必修语言,在拿奖学金的同时申请了交换留学生的项目。
面试成功后有几个国家让我选(其中包括美国),我就记着“南方”这件事情,选了最南边的新西兰。
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不负责任地在做决策吖。没有规划的人生,以为时间多得可以随便挥霍,做无数的尝试。
所以,来新西兰,不是爱情的召唤。但是当初促使我选择留日,而不是在上海上班却是因为爱情的破裂,哈哈
在新西兰的这些年,其实我的成长也并不大,换了几份工作。最后让我开始大量思考的却是因为带孩子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还有家庭关系,亲戚关系,婆媳关系,这些离生活紧密而又重要的事情。
我才发现我以前面对的生活太简单,导致我现在没有经验和能力去协调,甚至包括调节我自己。这么多年我都是一个人在生活,遇到不想面对的,我转身走开即可。
所以,现在生活才能给我了重重一击。孩子,亲人这些都是转身走不开的关系,真的走开就等于是退出。
我除了看育儿书籍,也开始看心理自助书籍,慢慢开始关注一些心理公众号,接着范围开始拓宽,然后一个深夜看到一个公众号作者提到在她迷茫的时候,猫叔给她凌晨打电话聊天,帮助她梳理思路。
我的印象就很深刻,顺着名字找到猫叔公号,读了猫叔公号的文章,查阅了他的事迹,觉得我一定能从这个人身上学到什么。接着就发现了小灶在招募,想了两天,然后加了奕晴的微信。
我很庆幸能遇到猫叔和大家,这半年多,我认识到了几件事情:
001 想要改变,要从自己内心想改变开始。坐等被别人改变,基本没戏。
002 其实大家也都能看到很多优秀猫友在这里变得更优秀的过程,其中没有什么秘密,说出来的方法大家都知道,但差距就在“做”上。还是猫叔那句话,不去做,然并卵。
003 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但是可能要从找到那本能撬动你的书开始。在找到之前,只好广泛阅读。
现在按部就班每天带孩子,ta们都没有被送去幼儿园,所以我没有把孩子送幼儿园以后的空闲时间,也没有亲人在身边帮忙。
加入内容组和评论组,也是为了看到更多的价值和可能性。《吉田医生哈佛留学记》也给了我蛮多启发,虽然我不能那么幸运能把家务外包,不过在心态上也学到了很多。
最后,这段时间在小灶的收获真的很大。许多时候,都有很走心的感觉。我也能在大部分时候很开心地面对自己生活。谢谢大家,么么哒!